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的培养与训练文献综述

 2023-10-08 08:10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节奏作为音乐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理应受到重视,而小学生是音乐学习的开端,节奏的培养及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和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法都体现了节奏的重要性,然而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的教学过于停留在固定的时值上,不善于利用小学生的爱动性和活泼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更多的将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也可以给教师教学上的启示。

(二)文献综述

本次文献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得很多优秀文章,由于文章太多就以下两篇文章为例进行综述:

1.陈小玲. 音乐节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本文主要对音乐节奏的相关概念解述、节奏的教学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

该文作者的观点一:节奏是一种有规律运动的象征,在不同的学科中、不同的领域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和属性,而在音乐中总的来说节奏涉及了有关时间的因素,它包含拍子、重音、小节、音值组合等诸多效果。音乐的节拍使得节奏更加规范,节拍重音是节奏的中心,节奏型使音乐风格更具有特征,节奏速度使得音乐形象更加完整,这些因素影响着节拍,也影响着音乐的表现。作者认为人体是有节奏的,人具有内在的节奏感,而节奏又是音乐的精髓,所以学习音乐最应该从节奏开始出发。

该文作者的观点二:音乐节奏的教学方法国外有著名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声势”教学法、“节奏读法”教学法,国内的节奏教学也在进行教学革新,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节奏模仿、节奏读法、节奏听记和体态律动。但是教学中仍存在概念不清楚、方法单一、训练方法欠缺等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节奏感、节拍感、速度感的培养,音乐时值组合规律和身体律动的培养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教学空间的舒适和音乐欣赏环境更是节奏培养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节奏的教学可以使用与生活相关的练习,诗歌、歌词的朗诵都是最基础的通过语言来培养节奏能力的教学方法。再者,随着音乐做动作使音乐更具有表现力,加强学生的反应力,使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相互融合。

笔者观点和该文作者基本相同,首先节奏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意义,音乐中节奏主要受到节拍重音、速度、节奏型等因素的影响,明白这些能更好的分析和把握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重点。同时,学习和掌握国内外的节奏教学理论方法,将之运用到教学中,将理论和课堂实践结合在一起,不同的班级、学生的年龄段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使音乐课堂的节奏教学更加适合学生,激发学生节奏学习的兴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