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野外情境学习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07 08:10

文献综述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尤其重要,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在小学时代播种下创新的种子,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生户外活动的时间大大降低,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减少,一味地待在封闭的教室,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所以本课题从野外情境出发,借由创设户外情境,将学生带领到户外、野外,让学生感受自身与外界的接触,在野外活动中发挥想象,寻求不同于课堂上的想法来思考问题,从而借助户外活动体验的过程,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我创新能力。

以此为背景,我尝试通过研究国内的野外教育与日本美国等的野外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思考对比,一方面从野外教育的历史渊源开始,细述并分析野外教育的概念,阐明野外情境学习的理论基础以及开展野外情境教育活动的一些必要条件等,借此找出野外情境教学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另一方面了解日本、美国作为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其野外情境教育和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哪些优秀之处,阐释我国在野外情境教育与创新能力发展研究上的经验和不足,借鉴国外野外教育优点,分析如何将野外教育情境的创新价值更好地展现出来,推动野外情境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1. 概念的界定

    (一)野外教育的起源

    野外教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字面上看,野外指的是室外、户外,野外教育也就是在房屋外面发生的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荀子也曾道:“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马镛,2003)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已经认识到了野外教育、户外教育的重要性,诸多言论中都隐含了对户外教育活动的倡导。西方教育史上也同样有着户外教育思想的渊源,古希腊苏格拉底也曾于户外用其思想阐述培养着有智慧的人。西方文艺复兴出现后,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教育逐渐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教育思想发展线索。这一思想的核心是要求重新确立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反对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反对单纯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主张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各种感官,强调儿童的学习兴趣、感性经验和体验活动的价值(马翼虹,2006)。

    (二)野外教育的概念

    从时间轴上来看,各国学者对“野外教育”的定义,因为设问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一样,给出的概念也各不相同。Julian Smith(1955)提出:户外教育就是在户外,为了户外,以及关于户外而进行的教育。他给出的定义只是浅层含义,只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环境由室内变成了户外。与其相似的还有Donaldson(1958)也认为开展野外教育就是走近大自然。20世纪,杜威的教育思想和新教育运动的出现,渐渐使活动教育思潮席卷欧美,户外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规范化、模式化、主流化。对于野外教育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学者们也将视角从单一的走到野外环境转向学生本身。 C. A. Lewis( 1975)在教育内容方面提及到了在户外教育环境中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户外教育方式转变的趋势,20世纪80、90年代,学者们逐渐针对教育主体、教育模式、教育方式等对野外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Phyllis Ford (1981)提到:户外教育是发生在户外的一种丰富课程教学的方式,包括环境教育、观察教育,探险教育、学校野营、荒地“治疗”,以及其他娱乐性教育。对野外教育的概念阐释,更加贴近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学内容方面也不局限于单一的某学科教学,野外教育开始成为一种完成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以及交叉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万变不离其宗,野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国外户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中,严奕峰认为户外教育是一种在户外情境中,利用户外资源,藉由户外活动的形式来达成教育目的,对学习者而言,需要透过感官参与,经由直接、具体的体验来促进“做中学”,协助了解学科、人及环境的关系,在认知发展的同时,更使得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得到发展(严奕峰,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