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薄膜分散法的替加环素脂质体制备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4 01:12

研究背景:

脂质体是一种天然脂类化合物悬浮在水中形成的具有双层封闭结构的囊泡,目前可由人工合成的磷脂化合物来制备。脂质体最初是1965年英国学者Banyhanm和Standish将磷脂分散在水中进行电镜观察时发现的。磷脂分散在水中自然形成多层囊泡,每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囊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隔开,双分子层厚度约4nm,后来将这种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小囊泡称为脂质体,又称人工膜。当前脂质体的医药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模拟膜的研究、药品的可控释放和体内的靶向给药,此外还有如何在体外培养中将基因和其他物质向细胞内传递。由于脂质体具有生物膜的特性和功能,它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已有历史。而且伴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备脂质体方法也不断更新完善,新方法不断出现,新型脂质体也层出不穷。

替加环素是继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后开发的新一代四环素类抗生素。2005年6月17日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成人复杂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和成人复杂的腹腔内感染,包括复杂阑尾炎、烧伤感染、腹内脓肿、深部软组织感染及溃疡感染。替加环素对G 菌、G-菌、厌氧菌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包括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等,仍有很好抗菌效果。

国内外有很多关于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在阅读过一下的参考文献后,我总结出以下内容:①脂质体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剂型,其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主要由双分子层组成,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豆磷脂)和胆固醇是形成双分子层的基础物质,再加入其他附加剂制备而成。②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主要是薄膜分散法、逆向分散法、超声法、微乳法、复乳法等方法,还有一些运用新技术或与新技术结合的脂质体制备方法。③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相关的参数,不同的药物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才能确定最好的一套制备方法。

利用脂质体与生物细胞膜的亲和力强的特性,将抗生素包裹在脂质体内可提高抗菌效果。脂质体的应用研究,尤其是通过脂质体实现靶向给药,可能会帮助人类实现对各类疾病的突破性进展和更为精确地把握药物的用量及药理作用,使我们对于人体内生化反应、生理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研究内容:

以薄膜分散法制备替加环素的脂质体,研究此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磷脂比、水化温度、超声时间等。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各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进行整合,找出一条能制备出效果最好的替加环素脂质体的工艺。

研究方案:

1.单因素实验:

磷脂:胆固醇=2:1、4:1、6:1、8:1、1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