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Differences in Housing Consump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文献综述

 2022-08-04 10:08

文献综述

  1. 引言

自2004年起,中国住房价格迅速上升,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每平方米价格几乎都翻了几番,同时,受中国传统“家”的观念的影响,每一个中国人都渴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中共十七大上也明确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然而,对于大多数城市中低收入者来说,房价的急剧上涨以及波动也导致一些中低收入家庭面临住房困难问题,买房几乎成为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买房难”已经成为中国的社会问题。然而在美国,虽然美国人也同样面临高房价问题,他们却并没有像中国人这样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住房消费差异并分析背后原因,以期对中国解决“买房难”问题提供借鉴经验。

  1. 研究背景

2.1美国住房消费研究状况

自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以来,由美国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之后,就有众多美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Rom在《信用评级机构和次贷危机》 中指出,正是由于美国不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使大量的不具有还款能力、信用等级较低的消费者在美国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的诱使下,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房地产市场,在房地产市场退温之后,无力还款,出现违约,从而引发次级房贷危机。Dell Ariccia, Igan和Leaven(2008)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发放的条件和标准的放松是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次级房贷危机的导火索。此后,美国政府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风险控制以及对对信用评级业的监管,从而促进美国房地产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众多学者通过对美国金融保障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美国的根据住房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以及家庭收入与本地区平均家庭收入的比例来确定住房保障对象的保障性住房政策。

2.2 中国住房消费研究现状

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高速的发展,自2004年起,中国住房价格开始迅速上升,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我国房地产业总体上保持了自身稳定发展,同时政府也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然而房价一直居高不下。高波(2010)认为保障性住房可以抑制商品房价过快增长,完善保障性住房对于社会总福利的增加是积极有效的。而李宏瑾,蔡键(2009)建议直接向低收入家庭补贴的方法为其提供住房消费支持。陈酉宜(2010)认为,政府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可以拉低房地场市场价格,同时影响房地产上涨预期,研究还提供了简单的实证分析结果,在不考虑其他市场因素的条件下,经济适用房平均每年2000亿投资可以使得房价平均下降3.455-3.68%。众多学者不仅从政府政策支持、财政支持角度分析了如何抑制中国房价上涨,还从中国信贷消费门槛高以及信贷体系不完善等角度也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1. 结语

我国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大多数城市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使得中低收入者难以承担,鉴于国内外学者已经从次级房贷危机、保障性住房等多方面角度分别分析了中美住房消费的利与不利,而关于中美住房消费总体对比的分析不足,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中美住房消费的各方面分析,系统地对中美住房消费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中原因,以期发现中国住房消费的不足,并从美国借鉴经验。

资料编号:[7645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