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蛰存与汪曾祺僧侣形象的异同文献综述

 2022-09-01 10:09

论施蛰存与汪曾祺僧侣形象的异同

摘要:僧侣形象是现当代作家笔下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从古至今,僧侣就是一个文化符号的象征。中然而在现当代的作家的笔下,僧侣的形象已经发生了改变,笔者选取汪曾祺与施蛰存两位大师笔下僧侣形象,试图通过比较来探寻隐藏在其背后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词:汪曾祺; 施蛰存; 僧侣形象

一、文献综述

中国现代小说僧尼形象研究依托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因此有必要介绍这方面的概况。所以,在这里笔者重点对近现代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单梳理:

1.佛教与中国文学

梁启超在他的《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典之翻译》等文章中提出了“翻译文学”的概念,发现了一种因佛教影响而成的新的文学形式;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重点论及了佛典对中古小说的作用;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中则强调了佛典大白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对于佛教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的研究,在“五四”一代就已基本形成了规模,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佛教对文学的各方面影响。继之,陈寅恪、顾随、台静农、钱钟书、季羡林等在这一领域都有一定的建树。直至进入 20 世纪以来,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而且研究者方面也出来了一批新秀,做出了进一步的探讨,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孙昌武著《佛教与中国文学》、《文坛佛影》,吴士余著《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佛教部分)、陈洪著《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佛教与中古小说》等。

佛教与现当代文学关系领域,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并不突出,成果多是散篇论文。首先看对苏曼殊文学佛教色彩的探讨,先后有《〈断鸿零雁记〉:佛教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南通师专学报》1999 年 3 月)、《苏曼殊诗画的禅佛色彩》(《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 6 期)等论文出现。真正进入现代文学研究之后,研究者也多是从个别作家作品入手,做佛教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关系的个案研究,如《佛教思想对许地山早期创作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 年 01 期)、《废名小说的禅学底蕴》(《浙江师大学报》1991 年第 3 期)、《陈独秀与佛教文化》(《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 年第 2 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因缘”因素:以张爱玲为例》(《南京师大学报》2007 年 5 月第 3 期),之外还有对鲁迅、周作人、郁达夫、俞平伯等人作的一些探讨,这种个案研究几乎涉及到了现代文学中所有带有佛教因素的作家与作品。还有一些论文则是从整体着眼,解读整个时代的文学与佛教之间的关系,如《从“神的文学”到“人的文学”——论“五四”前后佛学对诗坛的影响》(《中州学刊》1991 年第 3 期)、《佛学与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1993 年第 4 期)、《从佛教文化看五四文学的现代性》(《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0 期)、《20 世纪“佛教与中国小说”研究论要——以著作类研究为主体的学术简史》(《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 2 期),为后来的研究者在现代文学与佛教关系认识上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竺建新的竺建新《略论江南佛学对浙籍现代作家审美追求的影响》则从环境出发,考察佛学环境对作家审美追求发生的改变。这一领域的研究形成专著的很少,目前做得较突出、较有影响力的恐怕要算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谭桂林先生,他在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代表性专著便是其 1998 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 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