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蝇王》中的“善”与“恶”文献综述

 2022-07-15 08:07

文献综述

一、前言

《蝇王》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954年。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本小说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对小说的象征性和人性黑暗面的主题的分析早就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评论家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从悲观情节、叙述角度、荒岛文学、女性主义等多个角度对小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小说的意义,揭示了人性黑暗面的主题。国内学者魏颖超、葛夕良、行远和西方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在这几个方面都已做过研究。 人性的善与恶在人类的发展史中始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未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人类愈来愈相信科学和民主的力量能够征服一切,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二十世纪的两次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却给人类带来几乎毁灭性的灾难,这就不得不引起人类开始反思。因此,重新研究《蝇王》这本小说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从人物形象和事物的象征意义的双重性这一角度分析小说中人和物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的主题。 研究戈尔丁这部小说中人性恶的主题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对小说中善与恶的主题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戈尔丁小说的主题,为读者开启一个更好地视角解读这部小说的主题。并且,对于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思考,从而重新培养被人类所忽视的人性中善的一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对《蝇王》进行系统而完整地研究的专著或博士、硕士论文很少,多数都是选择某一方面来论述,例如象征手法、意义、局限、发展等等,且以期刊、报道和访谈为主,这些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国内研究:国内主要分析《蝇王》中人性恶的一面。一些学者结合社会学知识将《蝇王》与其它作品,如《珊瑚岛》、《麦田里的守望者》作比,分析其主题及其中的象征表现手法;有些学者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心理学分析,揭示了人性恶的深刻根源;也有学者联系宗教文化方面的知识探讨作品中的寓意,分析《蝇王》人性恶主题中隐含的赎救主题。而《蝇王》主要分为四个传统的研究方向:

(1)人性恶。 纵观有关《蝇王》的文章,其中“人性恶”是十分热门的研究方向,从《蝇王》发表至今,以研究人性恶为主题的文章一直没有中断。小说中“蝇王说lsquo;你们别梦想可以将野兽捕捉和杀死! 你知道吧, 我就是你身上的一部分? hellip;hellip;”这段话在很多文章中被引用以此来说明恶是存在于人性之中的,例如在李小芳《析〈蝇王〉所反映的人性观》中,就对这句话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魏颖超在《童贞的泯灭———评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对人性阴暗面的披露》中更是大量引用原文,论述人性恶在小说中的体现。

(2)叙事结构。除了“人性恶”这一热门话题之外,《蝇王》的叙事结构也吸引了众多学者进行讨论。“文学叙述理论以lsquo;叙述rsquo;为对象,题旨标示因直接关系着叙述意图的传达,是一种lsquo;浓缩rsquo;了的叙述,是一种凝聚着故事要义和精华的叙述。”根据这一定义,陈忠猛和戴红霞在《从叙述方式来看lt;蝇王gt;中人类生存的思想》着重对文章题目的叙事结构进行了论述。还有一些学者一直热衷于讨论《蝇王》文本的叙事结构,比如刘华的《从叙述视角解读威廉·戈尔丁小说lt;蝇王gt;中的希望之光———细读威廉·戈尔丁小说lt;蝇王gt;》,在完成这篇文章后不久,作者刘华又对《蝇王》的叙事结构进行深入解读,继而发表了《从叙述话语再看lt;蝇王gt;中的希望之光———细读威廉·戈尔丁小说lt;蝇王gt;》,可见从叙事结构这一方向进行研究是很多学者所关注并热衷的。

(3)女性批评。有关《蝇王》的女性主义批评要以王卫新的《lt;蝇王gt;的女性主义解读》为代表作。王卫新在文中不断强调作者的性别不等于文本的性别,莱利说过:“《蝇王》有父亲和儿子,却没有母亲和女儿,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省略。”文中,王卫新引用斯蒂芬·林的话指出:“将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问题颇多,因为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基因上讲,男性和女性之间都没有十分明显的分界线。决定两性的心理差别似乎更难,更难以把握。”从而论证《蝇王》这一文本的属性等。于开颜和朱利娟在《此处无声胜有声———为lt;蝇王gt;中女性缺席正名》一文中也是以女性批评为研究方向,对文本进行解读。从女性批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在学术研究中是从未停止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