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兄弟》看余华的叙事风格文献综述

 2022-09-06 03:09

从《兄弟》看余华的叙事风格

摘要:《兄弟》是余华继《活着》等经典小说后的又一部长篇小说,一问世便受到了广泛关注。这部耗时数年的小说,几乎汇集了余华至今为止全部的创作手法与叙事方式,将其写作风格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以《兄弟》为例,结合余华的其他作品和人生经历,从众家的评价、小说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小说的叙事方式以及小说的艺术特色着手,探索和研究其叙事风格的变化。

关键词:《兄弟》;暴力;苦难;悲悯;狂欢化

一、文献综述

余华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步入文坛以来,便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而且这种关注的热情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先锋文学的衰落而有所减弱,相反,他的作品因叙事风格的不断变化而变得与时俱进。余华是一位追求“真实性”、关注现实的作家,叙事风格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更是作者内心情感、对待事物看法等的变化,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兄弟》是余华2005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巨作,分上下两部,史诗般的讲述了江南小镇上的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在文革期间的命运变迁,将中国四十年的历史汇集成一部小说。用余华的话来说:“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lsquo;文革rsquo;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

无论从作品的字数还是作品的广度、深度上来说,《兄弟》都可以称得上是余华创作时期作品的集大成者,其叙事风格的变化在这部作品中有了较为全面的体现。洪治纲在《余华评传》中总结并分析了余华创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时期:从1983年底告别牙医生活,进入文化馆后,余华开始陆陆续续地在《小说天地》、《北京文学》等上发表小说,逐渐走进文学世界;直至1986年底,经过3年写作的自我训练,余华创作出了第一部带有明确先锋指向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1990年初,余华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很多人认为这是余华创作的一大转折点,小说一反原先对于赤裸裸的血腥暴力场面的描写,慢慢转向对暴力背后的思索,恐惧和战栗成为小说的核心表现形式,“受难”、“温情”、“悲悯”等情怀也开始出现。王达敏在《余华论》中指出,1992年至1995年,余华完成了自己的重要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一些中、短篇小说,其创作也由先锋叙事、启蒙叙事逐渐转向民间叙事、现实叙事。随后,在经历一段以随笔为主、小说为辅的创作时期后,余华便推出了备受瞩目的巨作《兄弟》,几年后,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第七天》、随笔《我们活在巨大的差异里》相继问世。

《兄弟》一经发表,便在文学评论界引起轩然大波,谢有顺在《“李光头是一个民间英雄”——余华lt;兄弟gt;座谈会纪要》中认为余华的“真实”有些“失真”,张柠在《〈兄弟〉和当代文学批评的残局》中指出《兄弟》的结构十分混乱;王宏图在《〈兄弟〉的里里外外》中认为余华将“活命”哲学演变成“混世”哲学,到最后成为虚无主义;董丽敏还从文学生产机制上批判《兄弟》,她在《当代文学生产中的lt;兄弟gt;》中指出这部作品过于注重市场需求而缺乏内在深度;还有些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兄弟》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质疑。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学者站出来为《兄弟》正名:王侃在《兄弟》内外(上)驳斥了一些评论家对于《兄弟》的“营销策略”之说,认为余华本着“在批评中前进”的写作态度,其“市场化”的表现不过是顺应时代罢了,对于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叙事方法等的变化则是一位作家创作时期的又一次“转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