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子教育”思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基于“学而思”培训机构的调研文献综述

 2022-08-12 11:08

国内外关于“影子教育”的研究与反思

摘要:文章从相关概念界定、影子教育的分布及规模、影子教育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国内外对影子教育的政策与态度等方面梳理影子教育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述反思。国内外研究者认为减负政策、家庭收入增加、儒家传统观念、教育资源不均匀是影子教育产生的原因。对影子教育的政策包括适当干预、放任自由和积极鼓励三种。但就影子教育带来的利弊关系影响,国内外研究者尚未得出明确结论。

关键词:影子教育;课外补习;中小学;教育教学

一、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影子教育

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又被称为补习教育,是发生在学校教育之外,针对学校科目进行有偿辅导的社会活动,因其效仿学校教育,故被称为“影子教育”。

“影子教育”的概念最早由Stevenson和 Becker于1992年提出,旨在描述为了帮助日本高中生能够顺利进入到他们所期望的大学,主要发生在主流学校之外,但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的补习现象。[1]系统研究课外补习的马克·贝磊在《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Private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中进一步阐释这一概念,他认为“课外补习只有当主流教育存在时才会存在;它的规模和形态因主流教育的变化而变化;在几乎所有社会中,它受到的关注都比主流教育少;它的面貌远不如主流教育清晰可鉴。”[2]

就国内而言,补习教育、课外辅导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中国逐渐普及,兴起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随后蔓延全国。2004年至今为其迅猛发展期,呈现出成熟化、规范化、多元化的强劲发展势头。[3]“影子教育”这一概念于2007年由彭湃在《“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中提出,引入中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