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平台下大学生消费行为透视–基于自我认同理论的分析文献综述

 2022-10-11 11:10

文献综述:

自我认同理论综述

社会学学者对于认同的研究大多使用的是“self-identity”一词。社会学中的认同理论主要起源于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但是最初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始人库利和米德是将“自我”作为主要概念。之后的认同理论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结构化符号互动,他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社会结构如何影响自我,自我又如何影响社会行为;另一个是自我过程的内在动力是如何影响设和影响社会行为的 。”(班建武 2010)

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提出,现代性给个体自我认同造成了严峻的挑战,个体应进行反思性的实践。在吉登斯看来,自我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进行自我探索时所进行的交涉,自我认同机制即由现代性塑造,又塑造着现代性制度本身。一个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网来定位的。“一种社会定位需要在某个社会关系网中指定一个人的确切lsquo;身份rsquo;,它同时蕴含一系列特定的特权与责任,被赋予该身份的行动者会充分利用或执行这些东西;它们构成了与此位置相连接的社会规定”。 也就是说,每个人通过找到自己在社会关系网中的位置,来确定自己相应的角色身份。

简金斯·理查德认为认同有两种含义:同一性和独特性。认同揭示了“相似”和“差别”之间的关系,它们是认同的两个不同方面。首先 ,认同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认同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某种地位、形象、角色以及和他人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王宁 2005)其次,人们要对他人进行分类(身份、社会特征或社会认同),从而确定自己和他人在社会地图中的相应位置。这里简金斯也强调个人通过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来确定自己相应的身份认同,人们通过与他 人相同或相区别的过程中形成边界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

王宁研究中的自我认同这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塑造和表现两方面。认同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个体塑造——主动选择和创造的结果,是自我管理的过程。接受了某种认同,就是接受了某些行动规则、角色规范,在活动中就要受到相对应的认同框架的制约。认同同时也是表现的过程,“它过某种特定的行为和产品符号来表现、传达和显示。”(王宁 2005)事实上,认同的塑造和表现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姚建平从自我认同的社会认同层面展开研究,将其划分为“群体所属感”和“自我感”(或群体疏离感)。他认为“身份建构主要通过社会定位、界定自己的所属群体来确定”。即人们通过努力进入某一群体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同时自我认同还存在另一种“反群体所属方式”,即人们通过强调自己不属于任何群体的独特性来表现自己,使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

符号消费综述

符号消费最早以"炫耀性消费"的形式出现,由美国经济学家V沈len(1964)首先提出,他认为社会上一些"有闲阶级"的消费己经不止是是为了获取产品的功能,更重要地是通过"有闲"消费彰显与他人的不同,进而获得自我也理满足和他人的尊敬。因此他认为,所谓"炫耀性消费"就是"通过浪费性的消费让人了解消费者的财富、权力和身份,从而使消费者获得荣誉W及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二战后,法国杜会学家鲍德里亚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与传统社会相比,消费社会的物质更充裕,消费也更便捷。他在符号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商品除价值和使用价值之外的第3种属性,即符号价值。具体说来,符号价值包含独特性符号和社会象征性符号两个层面,独特性符号与商品本身的设计、造型和品牌有关,可以彰显使用者的独特个性;社会象征性符号则与社会认同有关,是社会公认的某种身份、地位、品位或生活方式的重要标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