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蒿属植物的分子鉴定文献综述

 2022-08-07 10:08

浙江蒿属植物的分子鉴定

摘要:蒿属Artemisia Linn.为菊科Compositae的大属之一,约300多种,我国有186种,浙江蒿属植物约20余种。蒿属植物大多为重要的药用植物,但蒿属植物种类繁多,分化复杂,许多种之间形态极为相似,不易识别,经常在药材市场及临床应用中发生混淆使用的情况。本文基于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1)蒿属植物的分类简史;(2)蒿属植物比较形态和解剖学、地理分布、孢粉、古植物、谱系分支分析及化学成分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3)通过常见的DNA条形码序列对几种常见的蒿属药用植物及其几种常见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

关键词:蒿属; 分类学; 分子鉴定;DNA条形码

一、文献综述

蒿属Artemisia Linn.隶属于菊科Compositae春黄菊族Trib. Anthemideae Cass.,为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数为半灌木或小灌木,常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蒿属约300多种,主产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种分布到亚洲南部热带地区及非洲北部、东部、南部及中美洲和大洋洲地区。我国有186种,44变种,遍布全国,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省区最多,局部地区常组成植物群落,如草原、亚高山草原或荒漠与半荒漠草原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种类略少,多生长在荒坡、旷野及路旁,少数种也分布到海边滩地[1]。浙江产蒿属植物约20余种。

蒿属植物常含挥发油、脂肪、有机酸及生物碱,主要成分为聚乙炔类 (polyacetylenes)、黄酮类(flavonoids)、萜类(terpenoids)及其化合物,如倍半萜内醋类(sesquiterpenelactones)等,少数种还含氰苷类 (cyanogenic glycosides)、黄酮醇苷类(flavonol)、香豆素类 (coumarin)、垂体后叶催产激 (oxytocin)类物质及干扰素诱导体等。多数种类可入药,为重要或常用的消炎、止血、温经、解表、抗疟及利胆用药或艾灸用。少数种供食用;分布草原及草甸地区的许多种类作牲畜饲料;在荒漠或半荒漠地区生长的若干灌木或半灌木种类其根系粗大、深长,茎、枝萌蘖力强,耐干旱、盐碱,作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或为辅助性的植物[2]

蒿属植物大多为重要的药用植物,但蒿属植物许多种之间形态相似,不易识别,经常在药材市场及临床应用中发生混淆使用的情况,如用于提取青蒿素的黄花蒿A. annua与茵陈蒿A. capillaris、青蒿A. carvifolia两种植物在形态上极为相似,导致某些地区常用茵陈蒿、青蒿植物代替黄花蒿使用,影响疗效。因此对蒿属植物的种类鉴定对于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蒿属植物的研究主要涉及比较形态和解剖学、地理分布、孢粉、古植物、谱系分支分析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但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尚少。有关蒿属植物鉴定的方法有扫描电镜等形态学鉴定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有用叶绿体 psbA-trnH 片段特异性 DNA 信息位点区分黄花蒿和同属植物茵陈蒿及青蒿,还有用叶绿体 trnL-trnF 片段分析蒿属植物系统发育等。但相关蒿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实验材料仅涉及几个易混淆的种。因此还须对常见蒿属中药材原植物进行采集,利用几个基因片段扩增、测序和分析,为蒿属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一些资料,为蒿属植物易混淆种的区分提供依据,同时为蒿属植物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经过文献查阅,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