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文献综述

 2023-01-15 03:0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肿瘤的血管系统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一个非常重要的靶点。

目前,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肿瘤血管靶向药物( Vascular Targeted Agent,VTA) 可分为2 类: 一类是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TAI), 其能够抑制或破坏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营养来源从而饿死肿瘤,如已在临床使用的贝伐单抗(Bevacizumab)、瓦他拉尼(Vatalanib)、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凡德他尼(Vandetanib)、苏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等;另外一类是血管阻断剂(Vascular Disrupting Agents, VDA),包括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VDAs)和小分子(Small Molecule VDAs) 两类。

小分子VDA可以快速、广泛地破坏已形成的肿瘤血管,成为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是Combretastatins类化合物。

目前,微管蛋白结合剂应为临床应用最为有效的一类抗癌药物。

一般是通过对微管的解聚或稳定作用而发挥其抗癌功效。

微管是细胞的重要成分,构成有丝分裂器,关系到细胞运动、附着和胞内转运。

长春碱类药物,尤其是长春新碱和长春碱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近来又发现长春瑞宾可用于治疗乳腺癌,而该类新药长春氟宁(vinflunine)也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这类药物为抗有丝分裂剂,可抑制有丝分裂组装。

此外,另一临床活性药物紫杉醇则是通过促进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而发挥抗癌作用,所以应用具有完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干预微管蛋白同样能有效治疗癌症。

然而,现有的这些药物虽具临床活性,但缺乏对晚期癌症病人的疗效,且有损正常组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