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f the Duality of Character in “ Steppenwolf ”文献综述

 2022-07-24 09:07

附页

文献综述

1.前言

《荒原狼》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1877-1962)的重要代表作,发表于1927年,后被译成36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销量达2500万册。这本书曾被日本、美国青年誉为圣书,尤其受美国籍嬉皮士一代的推崇。在西方学院和普通读者中它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无可争议的经典。

2.研究背景

2.1 国外研究状况

1984年译自苏联的《德国近代文学史》,该著在“法西斯独裁与反法西斯斗争年代的文学”模块中专章辨析了《荒原狼》,认为它是一部反战文学,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美国学者特奥尔多·楚柯夫斯基在他的著作《赫尔曼·黑塞的小 说:主题和结构研究》中从小说《荒原狼》的叙述结构出发,指出正是这种结构 方法完整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分裂状态,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对理想精神境界的探索 是一个艰难痛苦的心路历程。在《孤独吟——论lt;荒原狼gt; 主题》(《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四期)一文,从孤独主题来领略“荒原狼” 艰难的个体追求。

2.2 国内研究状况

1979年,张英伦主编的《外国名作家传》曾对《荒原狼》做过简短评价,认为小说曲折反映了魏玛共和国的时代弊病,但作者由于世界观的局限,对其时代做出的解释不可避免地夹杂着许多谬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赵晓丽的《论lt;荒原狼gt;的主题》从“孤独”的角度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形而上的分析,认为荒原狼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尝试和失败之后,终于明白了正确的态度是入世,同时,停止痛苦的个性化。而张佩芬的《谈黑塞的lt;荒原狼gt;》中认为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同时指出,“独善其身”、“自我修身”,以幽默和追求不朽作为自我拯救的方式并不能拯救荒原狼。1989年《二十世纪西方小说大观》(上)对《荒原狼》做出了自己的独立评价,认为它属于“令人瞩目的......最富于独创性的”,“在西方现代小说中具有独特地位”的“小说杰作”,是“一部现代童话和寓言”。上世纪90年代,张弘的《论lt;荒原狼gt;与二重性格组合型人物的终结》着重挖掘小说的艺术价值,认为该小说突破了传统的二重组合型人物塑造模式。刘小麓在《lt;荒原狼gt;双重困境中人的生存与毁灭》探讨了作品中以“荒原狼”为代表的当代知识分子面临的双重生存困境,一是先父精神昭示的神性与先母大自然昭示的本能之间的冲突结构,一是体验苦难的意义与安于中产阶级舒适生活的平庸之间的冲突结构。在这双重困境下,如何冲破中产阶级的生活模式,保持人的精神个性,如何在边缘化的过程中,追求无限的、永恒的生命意义,成为黑塞这部作品的基本主题与价值。吴华英的《堕落时代里的自我拯救—从lt;荒原狼gt;看黑塞的悲剧幽默》中主要研究荒原狼的死亡主题,死亡是黑塞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创作艺术成就在凸显死亡主题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他运用多重视角和双层结构多角度深层次地体现人物的死亡意识和必然命运,从而深化了作品主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