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8-31 10:08

《童年经历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文献综述

摘要:张爱玲之所以能成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其创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独特的视角及创作风格,以及小说中刻画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果说苦难会造就一个人,张爱玲便是这典型的例子,由于她特殊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给她带来的不寻常家庭情感体验,使她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创作心理和创作风格,影响了她的创作观念以及叙事基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艺术风格。我的论文是从张爱玲的童年经历入手,研究张爱玲的创作心理,更好地了解作家的艺术气质,更深入的了解张爱玲的作品内涵,以及追溯其创作的源头,因此本篇文献综述着重对张爱玲童年经历相关的研究成果做了梳理总结,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评论。通过本次的文献整理,我对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更加清晰,相信对之后的论文正文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童年经验;创作影响;比较研究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张爱玲用一个个穿透生命和人性的故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无数话题。近三十年来的张爱玲研究,涉及当代价值观、文学思潮、文学理论及批评等各方面。有对张爱玲小说艺术的本体性研究,本体性研究指就张爱玲小说文体、艺术构成及其特点的研究;也有翻译研究,这类选题与文化研究氛围和思路相关,与张爱玲到美国后用英文写作和汉语作品陆续翻译到英语世界事实相吻合。印证了张爱玲在华语世界和英语世界均具较大影响。这类研究涉及作品双向翻译形成交叉检验效应,值得注意且有深入拓展的趋势和必要;还有对张爱玲小说、散文等各类文体流布、改编为各类艺术样式、传媒情况及大众化研究,此类研究是近 20 年大众文化研究及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潮流、全方位立体化研究趋势的体现;还有置张爱玲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乃至俗文学发展史等宏阔视野的研究选题,此类研究有较为自觉的联系和比较意识;还有对作家生活经历和感情遭遇、海外境况及著述出版、版本的求真性研究,本篇论文对张爱玲的研究侧重于作家生活经历的方面。文艺心理学认为童年经验中蕴藏的最初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细微的观察视角和创作无意识不仅会贯穿作家的一生,而且还会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作家的创作中,对他的文学作品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学界对张爱玲生活经历与作品联系的研究颇多,研究成果颇丰,在此我进行了以下总结:

一.生活经历与张爱玲作品中悲剧意识的联系的研究

研究此类课题的有郑州大学杨黎丽,东北师范大学的姜丽娜等,他们在自己的硕士论文中着重研究生活经历与张爱玲悲剧意识的联系,他们认为张爱玲少时爱的缺失让她过早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孤独,使她的作品都带着深深地失落感与隐隐的悲剧意识, “悲凉”或者“苍凉”成为其小说的情感基调,这种创作风格与她成长时期的情感缺失性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精神的和物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满足等缺失的体验。缺失性体验往往会成为作家艺术创作的源泉。童年时父母的亡故、离异等痛苦的遭遇对作家的性格、气质的影响极为巨大,会使其形成一种长久的缺失性体验,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作家创作的题材选择、人物造型、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张爱玲情感缺失性体验的形成主要源于四个因素:(一)母爱的缺失。(二)父爱的缺乏。(三)爱情的悲剧。(四)家国的失落。这使得张爱玲笔下的人生,始终衬着一种凄怆悲凉的底色,这是她作为一个敏感自省的女性作家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生存无奈和生存痛苦以及生存恐惧的深刻感悟,也是她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其作品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传统母爱神话的解构,母亲是个体生命里最重要的女性形象,因而,在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母爱一直被赋予理想与神圣的光环。张爱玲则解构了传统的母爱神话,其作品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失望或被环境所异化的母亲形象。2、对传统父权的无情颠覆,自古以来,文化标榜的父亲形象是坚强、勇敢、刚毅、伟岸,是小至家庭,大至社会的擎天柱,从而无限扩大了他们的权利。张爱玲则撕破了父权社会强加在男性身上的各种耀眼的光环,贬抑了父权宗法制的传统文化,彻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惯常认为的高大威严的父亲形象,对男权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嘲讽。3、对爱情与婚姻神话的消解,爱情和婚姻是维系家庭的纽带,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期待构成了人类最崇高最圣洁的感情。张爱玲从父母及自身不圆满的经历中戳穿了婚恋面纱下的可笑与龌龊,彻底消解了爱情与婚姻的神话。4、对同胞手足之情的揭露,封建人伦在张爱玲的笔下是虚伪的,所谓的家庭亲情在她冷峻的目光下也绝少温情的成分,手足同胞相残相煎也不乏其例。

二.童年经验对张爱玲家庭观,婚恋观的影响的研究

张爱玲的家庭伦理小说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在这些小说里刻画了她所理解的家庭。读者可以从她所涂抹的家庭图景中窥见其独特的家庭观。张爱玲的家庭观是消极的,她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幸福的家庭生活经历的影响下,将其笔下的大家庭描写得拥挤而阴沉,所描写的家庭无不色调暗淡。同时,她在这些小说中所表现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极其淡漠。张爱玲对于家庭的爱恨纠结在这些家庭伦理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另外以婚恋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也很多,,婚恋视角是其创作的基本视角,在这些作品中没有对痴情与缠绵的描写, 有的只是对残酷现实的无情的批判,父母的争吵让张爱玲过早领略到无爱婚姻的不幸, 对爱情婚姻产生了怀疑, 母亲的苛责则严重摧毁了张爱玲的自信心, 把张爱玲引向自我怀疑, 形成了对爱情、婚姻乃至人生的悲观态度。如郝跃 ( 2013) 认为张爱玲的婚姻观受以下因素影响: 父母婚姻的变故, 家族没落的影响, 对这方面有所研究的还有崔艳霞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看张爱玲的婚姻观及其成因”,夏雨潇的“《倾城之恋》看张爱玲的爱情婚恋观”中都有提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