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格非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随后即以语言、形式、叙事以及记忆与存在等主题的不懈探讨而闻名,与马原、余华、苏童等人一起成为了推进当代小说变革的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格非以对叙事的空缺对传统的叙事结构造成致命的冲击,在叙事结构的空缺和重复的不断交织之下,形成了诡谲多变,迷宫般叙事的写作特点。
格非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从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到茅盾文学奖作品《江南三部曲》再到新作《望春风》,在格非三十几年的创作过程中,其先锋派的写作手法贯穿始终,近些年,由于《江南三部曲》矛盾文学奖的获得,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学者,以此为例,分析格非作为先锋派代表人物的写作特征,其叙事策略上的转变,以及,探寻格非笔下所体现的“乌托邦”思想,其具体的历史意识与精神境界。
《望春风》继《江南三部曲》后的又一力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格非的转型之作。《望春风》中不仅体现了格非作为先锋作家所特有的先锋手法,在小说中存在大量的叙事空缺,有技巧的跳跃和重复故事情节,打破了读者传统的阅读顺序,在写作手法上还结合了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使得小说叙述更为连贯,情节更为流畅。故本文以《望春风》为例,着重分析格非的行文策略。
本文的写作借鉴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具体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关于先锋作家格非的写作特色;二是格非其他作品在行文策略上的分析;三是具体分析《望春风》的行为策略,其创新之处,四,分析《望春风》所体现的内容主题。以此分析《望春风》独具的行文策略,使得对《望春风》行文策略的研究更为全面而深刻。
一、关于先锋作家格非的写作特色:格非以先锋小说步入文坛,其早期的作品极具先锋特色,对叙事的空缺以及重复叙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9卷第3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王娟认为空符号是格非小说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当符号载体是非物质性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空符号,例如画中的留白,在格非的小说中,他常常喜欢在创作中,造成符号的缺失,形成叙事的空白,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形成一个具体确切的形象,理解出确切的意义。安徽文学(第403期)四川大学 王娟指出,格非另一典型叙事手法则是重复性叙述,空白叙事缺失了部分的真相,而通过故事与故事之间重复叙事则保留了情节的连贯性,使读者心中产生了一个具体而确切的形象。叙事的空缺与重复叙事的完美结合,形成了格非作为先锋派文学家最鲜明的一个叙事特点,山西师范大学郭伟平在《伦格非先锋小说中的“时间”叙事》中,指出格非讲叙事时间从故事实践中分离出来,变幻出了多样的叙事形式,改变了现实主义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了一个别样的时空。
二、格非其他作品在行文策略上的分析:山西师范大学郭伟平在《伦格非先锋小说中的“时间”叙事》中指出,在《迷舟》中格非将“叙事空缺”的手法用到了极致,原是高潮所在的萧去愉关在小说中被省略,造成了叙事上的空白,并给文本留下多重的阐释空间,有意造成了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这条无论是就战争或爱情而言都不可省略的情节却被省略了,于是就产生了被多重阐释和补充的陷阱。格非将传统叙事中的省略手法做了变形,打破了故事叙事的完整性,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更加接近生活最“真实”的面貌了。上海大学中文系的柳琴在《关于〈褐色鸟群〉的解读和探讨》中指出《褐色鸟群》通过内容上的重复消解了记忆与历史的存在,从更深层次来将其呈现出的叙述悖论表达的是关于叙述的叙述,有种元叙述的意味。格非创作于九十年代的短篇《镶嵌》也进行了重复叙述。小说讲述了高教局局长的女儿张清与间隙机械师韦利婚后的三种不同生活。作者在小说中将本不应该放到同一文本中的叙述的三个故事片段放置到了同一叙事层面上,进行了重复性叙事。重庆师范大学的臧浩然在《论格非《江南三部曲》对先锋小说的延续与发展中》指出《江南三部曲》体现了格非相小说的一种回归,叙事的空缺和重复等典型的先锋特色仍旧存在,但并没有造成故事情节上的割裂,空缺成为耐人寻味的悬念。
三、具体分析《望春风》的行文策略,其创新之处:四川大学王娟在《论格非〈望春风〉的符号叙述与主旨内涵》中指出,《望春风》在叙述上几采用了先锋小说的叙述手法,又融入了传统小说的叙述风格,呈现出先锋与传统相融合的叙述风格,具体指,叙事的空缺与重复并未割裂故事情节的完整连贯性,回归了小说叙事的传统。其传统的叙述风格指的是古典诗化的语言、指点干预以及预叙悬疑林培源在《重塑“讲故事”的传统——论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的叙事》中提出,《望春风》是格非继《江南三部曲》跨越白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后,超小说这门“讲故事”的技艺向内转的的努力,叙事交流的大规模使用构架了自身的一套叙事美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4期,姬志海在《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的叙事手法探析》中指出,格非在其长篇小说新作《望春风》中展现出中西合璧的成熟叙事技巧,小说最终呈现的是一幅按时间顺序排列是假案的历时性基本面和按因果关系排列事件的共时性逻辑面相互交织而成的艺术画卷,也实现了长篇小说丰赡多元的话语“双声性”。
四、分析《望春风》的内容主题:姬志海在《论〈望春风〉的三重主题内涵》中指出,《望春风》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面:一是对渐行渐远,趋于消失的江南乡土连同与之血脉相连的传统道德伦理的悲情回望;二是在文本表层的温情记忆和忧伤挽歌的深层孕育着的国民性批判的巨大思考重量;三是在当代中国整体性启蒙断崖的时代背景下,透析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各具的悲惨宿命。中南大学杨玉双在《在归乡之途解命运之谜——评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中指出,《望春风》包含了作者深沉的归乡情节和厚重的生命积淀。以主人公赵伯渝的视角讲述个人命运的变化无常和故乡的变迁。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