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态特质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归因方式的调节作用文献综述

 2022-08-23 12:08

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不同的精神病态特质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是否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国内外学者在精神病态及攻击性行为的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早期精神病态特质常被用来测量犯罪者及临床症状的患者,而现在作为一种特殊变异的一般人格,它也可以被用来描述普通人,相较于明显的临床患者,二者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攻击性行为在高校中发生几率和频率较高,而过半的事件发生于熟人间,故探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加以及时调整可减少此类事件发生的隐患。

关键词:精神病态特质;攻击性行为;归因方式

一、相关概念

1 精神病态

精神病态最初被定义为一种特征为反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人格障碍。而现在对精神病态较为统一的概念是一种个体表现在人际关系、情感、生活方式和反社会特征等方面的、与暴力和攻击行为高度相关的人格障碍。其特征为自我中心、欺骗、冲动、缺乏共情、缺乏罪恶感等。其中缺乏共情或内疚、冷酷无情等特质是精神病态的核心特征[1]

同时,它也被认为是反社会行为的预测指标,一般多用于临床阶段,参加实验者为精神病人及罪犯等。但Lilienfeld和Andrews(1996)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精神病态在亚临床阶段更偏向于一种正常的人格特质,正常人也有病态心理及行为,而并非只在病人或罪犯身上有体现[2]。Widiger和Lynam提出将精神病态看作是一般人格特质的特殊变异, 精神病态者与非精神病态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精神病态特质也同样存在于普通人群中,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异[3]。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精神病态是某些人格特征上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人格障碍,在之后,精神病态的研究对象也从精神病人和罪犯中扩展到了一般人[4]

虽然精神病态在监狱中的比例能达到15%~25%,但在普通人群中只有1%甚至更少[5],而这只是足以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占比,更多人则是在众多精神病态特征中有所偏向,甚至没有明显表现,这也是本研究所想要进行探究的对象。

2 精神病态特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