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聚成域:民国时期宁波三北地区棉业经济探微文献综述

 2022-08-15 10:08

棉聚成域:民国时期宁波三北地区棉业经济 探微

摘要:本论文对宁波三北棉产地区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探究三北平原地区栽纺织售“农工商一体”的集聚性棉业产业群形成原因与过程。解释棉业发展如何影响三北地区近代化进程。国内学者对于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棉业外贸以及各地区棉业技术改良运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系统总结将视野转向一块“崭新”的地区——宁波三北地区,寻着三北棉业从兴起到繁荣的发展脉络,探究一片由海沙堆积成的贫瘠的平原是如何依靠棉业在民国时期成功完成近代化转型,逐步发展起来。

关键词:民国时期;三北地区; 棉业经济;近代化

  1. 文献综述

本文是对于宁波三北地区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必不可少。在学术界对于宁波三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统一界定。三北地区是余姚、慈溪、镇海[1]北部的旧称,1954年被划入慈溪。三北平原位于浙江省北部,向北呈弧形突出于杭州湾中,属于宁绍平原的一部分,归宁波市管辖。三北平原主体位于今慈溪市境内,另有少部分在今余姚市北部和宁波市的镇海区北部一角。2017年10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百强区、千强镇前100名榜单”,慈溪市、余姚市、宁波市镇海区均榜上有名[2],三北平原已经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发展区域。民国时期甚至更久之前的文献资料,需要从三地的方志之中进行查找。棉业是本文考察的中心内容。棉业这一概念在民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学者在使用时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棉业自明清以来就是支柱型产业之一,近代开埠之后,宁波作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对外经济较为紧密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棉业生产、贸易等受到相当大的外来影响。学术界对长江三角洲的研究成果成果丰硕,尤其是上海、南通等地区。但关于宁波三北地区棉业发展情况研究比较少。宁波三北地区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并且与上海联系紧密,所以对本地棉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探究,尤其要关注与长江三角洲相关的论文。由于棉业与地方发展有着至为密切,因此对于棉业的相关研究开展较早。以往关于民国长江三角洲棉业的研究多集中于植棉业、棉纺织业、棉业市场与贸易三者中的某一方面,在时间上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较多,近来也有研究者关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上海的棉纺织业问题。[3]但就棉业发展与三北地区经济社会之间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尚未有著述问世,就棉业生产环节分而论之,概括起来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这个方面主要涉及棉花品种改良与推广、植棉技术研究、棉纺织的发展、棉花贸易的发展、棉业与地方经济联系等等。

(一)美棉棉种引进与推广研究

自清末以来,政府就极为重视美棉的引进与推广,例如张之洞(1893)曾组织编纂《种棉章程》和《美棉种法》,推广美棉种植。民国专门论美棉引进和推广的重要文献有:芮思娄、邵德馨译(1922)的《论美棉在华之服习水土》,陈天敬(1932)的《美棉种植法浅说》,华中棉产改进会的《陆棉栽培法》(1942)。[4] 对于民国时期美棉研究的专门性论著较少,多是散见于其他文献之中。近来学界的研究更为细致入微。如程翔宇(2013)《民国时期正定棉业研究》;郭志敏、郭慧敏(2018)的《美棉入晋与近代山西的农业生产、农家经济(1907~1937)》王志军(2017)的《略论民国时期河南美棉的引种与推广》;秦际芬(2017)的《抗战时期四川省棉业改良与推广研究(1938—1945)》;权伟东(2015)的《近代山西棉花种植与市场变迁研究》;徐澜超(2009)的《近代山东棉花生产研究》;王晨(2013)的《全面抗战前期(1912—1937)河北外来物种引进分析》;庞雪晨(2009)的《近代云南美棉改植木棉缘由的考证》;赵正(2018)的《民国时期陕西棉种的改良与推广》。对民国时期美棉引进及推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1937年之前,主要围绕优质棉种的试验驯化、优良品种的推广、棉花交易环节的改进等方面着手,并且通常以某一省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棉产区,关于长江流域的美棉改进与推广的资料较少。

(二)植棉技术研究

棉花品种改良是棉业发展至为关键的一环,自美棉引进中国至1949年的七八十年间,中国棉花品种改良事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章楷,1988),即:美棉引进中国至1918年间的“棉品种改良萌芽期”,1918——1928年的棉品种改良时期,1928—1949年的棉品种改良进一步发展期。[5]改良方法主要是引进国外优质棉种(主要是美棉),同时1918年后也开始采用科学方法选育优良中棉种。棉种改良主要地区集中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品种改良的具体内容涉及棉花生产各个方面,研究文献颇多,据汪若海和李秀兰(2007)编著的《中国棉花图书题录》,书中收录从1911—1949年间有关棉花的著作、期刊和资料辑270部。其中论述棉花品种改良的(不含专门论述美棉的文献)达52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类:棉种改良技术,如《棉作纯系选种》(王善佺,1923)、《中国棉花改良法》(洛夫,1934)、《中央大学农学院之改良中棉品种》(俞启葆,1939),等等;棉业改良试验及工作报告,如《庚申植棉试验录》(整理棉业筹备处,1921)、《金陵大学棉作改良部报告》(郭仁风,1923)、《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棉花区域试验第一年结果报告》(洛夫、陈燕山,1934)、《民国二十三年棉作试验概要》(程侃声,1935)等等。[6]一些《棉作学》或《棉花学》专著也涉及棉花品种改良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