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流动摊贩治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为例文献综述

 2022-09-09 03:09

现代城市流动摊贩的治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流动摊贩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世界各国,但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低成本、经营形式灵活的流动摊贩逐渐成为城市治理的顽疾。国外对于流动摊贩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非正规就业的研究,而这一研究趋势呈现多元化和可操作化。我国对城市治理,尤其是流动摊贩的管理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不少的成果。本文依托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理论,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流动摊贩治理的文章进行梳理,概括我国多视角的相关研究内容,并进行客观的评述。

关键词:城市治理;文献综述; 流动摊贩;城管执法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依据国际劳工组织的1998至1999年世界就业报告(2000),城市中流动摊贩的现象普遍存在。流动摊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产物,它满足了一定群体的生存需求,甚至弥补了城市部分缺失的基本功能。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流动摊的经营模式越发与和谐、文明的城市形象格格不入,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部门的矛盾愈演愈烈。如何解决流动摊贩就业问题,提供合理的生存空间,同时又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备受政府、学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现今,在法律层面上我国还没有对流动摊贩进行明确的定义,学者更多地以描述性的概念来表示流动摊贩。金建增(2010)提出,“城市流动摊贩是指通过徒步或其他承载工具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公司、商场、民营固定市场的营业场所外,偶尔或者经常通过摆摊设点或者沿街叫卖进行商品买卖或者服务而谋利的人。”邓雪萍(2011)则认为,流动摊贩是“那些未经工商登记注册、无固定经营场所,无经营执照、无固定营业时间、也没有交纳相关税、被纳入城管取缔的个体小商品经营者。” 樊纲、郭巍青(2007)认为,客观的经济规律造成了流动摊贩存在,城市居民对这类相对低级的消费形式有着巨大的需求,而流动摊贩依靠这种相对低级的生产方式在城市中获得生存空间,二者通过不断地互动,产生了流动摊这一经营形式。而流动摊贩这一群体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市场化转型加快背景下,王洛忠、刘金发、宗菊(2006)认为,城市街头摊贩现状呈现失业人口摊贩化、摊贩群体弱势化、摊贩经营非法化三大趋势。流动摊贩的非法经营一直以来与政府秩序观念相背离,高军、杜学文(2008)认为,以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效率优先论的制约下,我国政府片面强调城市的整洁和秩序,尤其重视对招商引资、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城市形象,甚至市容市貌也成为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单一奉行秩序之上观念和为了突出“政绩”之下,我国城管执法部门与流动摊贩形成相互对立的关系,并日趋紧张。张国平(2008)认为,执法难、成果巩固难、市民群众认可难是目前流动摊贩治理的三大主要难题,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以及在执法过程中职权的滥用使得了城管执法形象受到损坏,导致城市中流动摊贩问题治理成效差,人民群众对其认可度较低。陈尉(2012)认为,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偏见以及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的流动摊贩的同情,使得在城市流动摊贩治理过程中城管执法陷入两难境地。一味采取排斥、“禁堵”的措施显然不能实现长效的治理,必须引入有序疏导。王洛忠、刘金发、宗菊(2006)提出“引摊入市”这一观点,借鉴新加坡的治理经验,依托在城市中设置摊贩管理中心,对迁入管理中心的摊贩降低赋税标准并发放执照,赋予其合法身份。同时,对于城管执法责任归属、管理督查、制度准则等做出详细规定。刘新宇(2006)等人则建议将管理流动摊贩的权利和城市环境管理权界定给社区,搭建社区摊贩自治管理模式,实行流动摊贩社区化管理,实现社区共荣与城市治理。于国(2008)主张“服务规范系统——摊贩自治系统——社会监督系统”三维立体的治理模式。赵洁(2011)从河北逐州流动摊贩治理现状开展实证分析,提出政府牵头,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等为重要载体参与治理的分类治理模式,力图打破政府突击型、硬控制治理模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