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分级诊疗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29 08:10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国内外分级诊疗制度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扎实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江苏省作为全国首先启动分级诊疗的4个省份之一,不断推进分级诊疗的制度改革,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对国内外分级诊疗运行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与比较归纳,研究目前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关键词】分级诊疗 ;发展现状; 国内外

【正文】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市场一直存在资源配置不均和医疗机构功能错位等问题:优质医疗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大城市,三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这些问题大大削弱了新医改政策发挥的正面效应[1]。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破解城乡卫生资源不均衡这一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构建合理有序的就医秩序,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有效利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要于2020年基本建立分级诊疗的目标,并通过推进分级诊疗和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在试点地区开展分级诊疗试点,积极推动建立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特点的分级诊疗模式[2]。 而在今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更是提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到2020年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

1、分级诊疗制度的概念

在目前医疗资源不足与就医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就医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分级诊疗作为一种高效有序的就医制度,逐渐被众多国家所采用。

在国内,许多学者对分级诊疗的概念提出了不同解释。何玉等人[3]提出:分级医疗体系是指以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为核心内容的全程化、无缝隙健康管理流程及体系和制度安排。张高娃[4]等人经过总结归纳,提出了分级诊疗的新定义:分级诊疗是指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级,根据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类型疾病或不同阶段疾病的治疗,通过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留基层的有序就医秩序,最终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王虎峰[5]等人经过研究后认为,分级诊疗的实质是一种基于医疗服务需求的逐级筛选过程以及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最大化、患者管理服务精细化的医疗服务形态。

在分级诊疗体系中,三级医院承担着救治疑难危重症患者和进行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任务;二级医院负责一般疑难杂症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而一般性门诊、康复和护理等诊疗服务工作则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