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馈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9 03:08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馈行为研究

摘 要:众所周知,教学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改革,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研究、发展教学反馈。

本文从反馈主体的角度出发,对各种类型的教学反馈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讨论,还由此归纳了各种反馈的一些特点、影响等。为了验证这些理论,研究还包括了实验部分。通过控制变量、问卷调查等方法,将教学反馈的以后想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之前的理论认识。最后,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提出了一些关于提高教学反馈质量的想法。

关键词:反馈;信息;课堂教学

教学反馈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保证。近一个世纪以前,各界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对反馈的研究。

  1. 对反馈概念的研究

反馈这一概念最早在1920年出现,起初应用于电子和机械领域,后来在控制论和教育学领域相关学者的引领下逐渐向其他领域延伸[1],概念的外延也不断拓展。二十年代初,外国学者就开始了对教学反馈的相关研究,如D. Ross、W. F. Book和L. Norvel 的实验以及J.A.Zahorik 对教学反馈的一系列分析和试验,八十年代时T.Emmer等人也已经十分重视教学反馈的作用,将它的利用情况视作评价一名教师的重要条件[2]

Ramaprasad.A 从管理学角度提出,反馈是指利用实际水平和参考水平之间差距的信息来改变行为。从教育学角度讨论时,从教育学角度看,Winne, P. H. 和 Butler, D. L. 认为教学反馈主要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给出有效信息,以供学生用来转变甚至重构自己的知识。学者 Penny Ur 和心理学家 Cook 都认为教师的教学反馈就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作出评价,他们从对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对反馈行为进行了定义。Wiseman则从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的角度提出反馈是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而给出的有关信息,类似的,Ellis 认为反馈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做出的尝试的回应,Carter等人也提出反馈是一种告诉学生正确做法的具有指导性的沟通过程。[3]综合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反馈是针对学生之前的学习进行判断或指导来调整后续的学习,以提升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总的来说就是通过某种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节。

在我国,1983年傅小弟、钟风良二人在控制论中反馈概念的基础上对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人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反馈,而教学活动又是人类活动中重要而又基础的一项,因此教学活动中必然处处存在反馈,并且强调了它的重要性。他们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对反馈原理的合理运用就可以称为教学反馈[4],这也是我国研究者第一次对教学反馈提出明确的定义。这被视为我国对教学反馈最早的研究,也是第一次将反馈原理引入教学之中。1989年,冯中江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系统中反馈的本质是通过信息的流动对系统进行制约以维持它的稳定,因此教学反馈的概念就是通过信息交流对教学系统进行调节以维持教学系统动态平衡的手段[1]。这不仅对概念进行了阐述,也说明了教师进行教学反馈的必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