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当归补血汤的物质基础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02 08:12

一、课题背景

当归补血汤(Danggui Buxue Decoction,DBD)出自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炙)和当归(酒洗)按 5∶1 组成。在历版的《方剂学》教材中均作为补血生气的经典名方。中医有云,游行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应当急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滋气血生化之源。配伍当归味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养血和营[1]。当归补血汤作为中药名方,在临床用于治疗气血亏虚、肝肾阴虚、产后血虚、头疼发热等,还兼具有保心护肝、免疫调节等作用。当归补血汤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的表达等充分发挥其益气效果,发挥益气效果还与抗炎作用有关,表现为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以及介导与炎症因子表达有关细胞通路[2]。当归补血汤联合硫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显著补血效果,能大幅度提高体内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含量[3]

由于其仅由 2 味中药配伍而成,又具有多种临床功效,对于化学成分庞杂、治疗机制复杂的中药来说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研究对象,因此成为了研究热点。

  1. 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 DBD 药效物质基础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化学成分研究是物质基础研究的基础,中药复方剂中化学成分复杂,现阶段多数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液先进行分离,再采用检测器进行物质检测,但该过程较为耗时。寻找更加快捷的分析方法有利于物质基础的研究。

此外,根据动物实验结果表明,DBD除了对于多种精神类疾病例如糖尿病抑郁症有治疗效果,对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其多靶点、多层次、多条通路协同作用等方面对疾病进行干预,其发挥药理作用治疗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机制尚不明确,这对于DBD更进一步的基础研究起到阻碍作用。

  1. 可行性分析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针对 DBD 不同提取部位、单体化合物进行药理研究,筛选活性成分,阐明药效物质基础。目前普遍认同,当归补血汤中益气物质为毛蕊异黄酮等极性较强的物质,而补血物质为阿魏酸和异黄酮类[4]

DBD的大量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包括皂苷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黄酮类以及多糖类。黄月纯等[5]采用GC:BD-1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times;0.25mm)对DBD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得出其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包括反式-藁本内酯、alpha;-蒎烯、油酸、亚油酸、正丁基苯酞以及正丁烯基苯酞。黄酮类成分在280nm波长下采用紫外检测器,其中包括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素苷以及刺芒柄花素等。宋越等[6]使用Zorbax SB C18 对有机酸类做出分离使用质谱进行检测,得出其成分包括绿原酸、阿魏酸、异绿原酸以及阿魏酸。

黄兆胜等[7]以T淋巴细胞百分数为指标,研究对于气虚小鼠发挥益气作用的有效成分。实验表明,全方对于气虚小鼠的T淋巴细胞百分数有明显的提高效果,各萃取部分的T淋巴细胞百分数增强效果均弱于全方,且与全方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lt;0.05)。将正丁醇层与水层合并给药其作用效果最强,与全方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白细胞介素 (IL-12) 、白细胞介素-17 (IL-17) 和白细胞介素-18 (IL-18) 是炎性病变的促进因子,肾脏受到损伤时,体内表达较高[8]。倪文娟等[9]发现DBD可以使IL-12、IL-17、IL-18在体内的表达下调,减缓炎症反应。当归补血汤的作用具有多样性,能够使得血清和肾组织中的炎症因子含量均下调。

江芳等[10]进行了DBD对于H22、K562以及Yac-1三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给药组细胞明显变小变圆、表面粗糙、光泽度不佳、已有部分破裂。且与环磷酰胺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gt;0.05)。张奉梅等[11]给予荷瘤小鼠加味当归补血汤20d后测量给药组小鼠的全血粘度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对比模型组(荷瘤小鼠)小鼠二者均降低,与空白组(健康小鼠)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gt;0.05)。恶性肿瘤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试验结果表明DBD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肿瘤转移,改善血液流动。

  1. 研究方法和内容

目前大多数实验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也有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来建立指纹图谱。本实验采用LC-MS分子网络方法来识别DBD中有效成分以及体内代谢后的活性成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