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乙肝防治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5 10:08

大学生乙肝防治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综述)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同性别、年龄、种族、民族的人均是HBV的易感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数多,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在我国尤其严重。人们对肝炎的认知程度和态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认知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成效。大学生身为乙肝的易感人群之一,也是预防乙肝和传播乙肝相关知识的主力军。对大学生开展乙肝宣传教育,来提高大学生对乙肝的知识认知,加之树立其正确对待乙肝的态度和行为。本文就大学生乙肝防治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进行综述,为大学内开展乙肝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防治知晓率;乙肝歧视;乙肝疫苗

一、文献综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 HB),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HBV主要经血液(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且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由于乙肝潜伏期长,症状轻,无黄疸表现,容易被忽视,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病最重要的病因,也是引起肝炎死亡的重要原因[1]

乙型肝炎由于其感染人数多,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的特点,成为一个重大的全球健康问题[2]。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疾病。它作为长期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染病防治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每年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乙肝病毒,约有2.4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约有78万人因感染HBV而死亡[3]。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口死于与乙型肝炎感染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有关的疾病,其中约30万人口在中国[4]。须知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正确的态度行为是阻断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基石,而对乙肝知识的了解、防治态度及行为受到个人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5]

高校是一个人员密集, 彼此之间有更多的学习、日常生活接触的群体[6]。而大学生身为易感人群受乙肝病毒感染后,由于大多数表现无明显症状,加上有些乙肝病毒感染者因怕同学忌讳而隐瞒病情,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继续同其他人交往,这就为乙肝病毒的继续扩散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健康,从而给社会造成很大损失。由此可见宣传教育在乙肝防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针对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乙肝知识宣传,引导其养成良好健康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认知及态度行为现状,为大学内开展乙肝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乙肝知识认知现状

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乙肝防治知识有一定了解,但知识结构不全面,且离《2011-2014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中规定的人群乙肝防治知晓率达80%以上还有一定差距。校玉山[7]、刘彩[8]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年级学生他们对乙肝知识知晓率也存在着差异。随着年纪增长,对乙肝各方面的知识认知均有所增长,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接触各种媒介宣传的健康知识及自身健康意识的增长有关。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表现比其他专业要好。还可能与入学前的是否接受过乙肝健康教育有关。总体表现不佳,对乙肝知识认知不全面更是严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