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认知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调查文献综述

 2022-08-15 10:08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对精神疾病态度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描述我国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对精神疾病态度调查的研究内容、对象、工具以及结果现状,总结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对精神疾病态度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公众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减少精神疾病病耻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对精神疾病态度研究,总结文献调查结果。结果:国内不同地区采用不同调查方法与工具, 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50%及以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较负面。结论:我国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在未来应注重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建立医院-社区-社会的一体化精神疾病管理模式。

关键词:精神卫生知识; 精神疾病;态度;

近年来,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发病率持续攀升[1]。精神疾病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沉重且呈现上升的趋势,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全国疾病总负担的1/4[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动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等。但我国精神疾病现状依然呈现 “四高三低”特征,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预防药物使用率低。居民和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和患者依然存在严重歧视和贬低态度[3-4]。低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以及精神疾病病耻感被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是精神疾病低治疗率的原因[3]。本文主要从我国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对精神疾病态度的调查的进展及现状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本地区的精神卫生知晓率及对精神病态度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一、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态度的研究进展

1.研究内容:

涉及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对精神疾病态度调查的文献报道中,有仅报道人群知识知晓率或对精神疾病态度的[5-6],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报道[7],以及将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对精神疾病态度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结合报道的[8]。随着Jorm第一次提出精神健康素养的概念,国内外关于人群精神健康素养的调查研究也陆续多了起来[9]。相较于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与对精神疾病的态度的概念,精神健康素养的概念更侧重于人们获取和理解精神健康知识和技能,消除精神疾病病耻化和歧视,并用以识别、预防和管理精神疾病,以维护和促进精神健康的能力。总而言之,我国对于精神卫生知识认知与对精神疾病态度研究逐渐变得多面、立体和更具应用性。从仅仅研究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对精神疾病态度现状逐渐衍生为对人群精神卫生问题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精神卫生素养的研究。

2.研究对象:

2.1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研究对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