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健康信息在杭州师范大学学生中使用情况及影响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5 10:08

大学生新媒体健康信息使用研究进展

摘要:通过期刊数据库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了解当前大学生新媒体健康信息使用情况及对新媒体健康信息的评价,并探索性分析对其健康行为的影响,以及新媒体健康信息使用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以便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新媒体获取健康信息,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健康信息;大学生;横断面研究

背景:

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相对概念,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形态[1]。它具有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具有互动性、主动性、个性化等特征。基本类型可以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互联网新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各种新媒体形式,包括各种网站,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等。手机新媒体是以手机为接受终端的媒体形式,包括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电视等。电视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等。健康信息指与人们身心健康、疾病、营养、养生等相关的信息[2]

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7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总人数为7.24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96.3%,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4.8%[3]。根据《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寻行为报告》报告显示,八个科普主题环比增长“健康与医疗生命”位居第一,且健康类移动端端搜索份额占比最大,为82.10%[4]

由以上可知,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介获取健康信息,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学生群体更是使用新媒体健康信息的积极消费者。伴随着人们健康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新媒体健康信息获取将对人们的健康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新媒体的信息聚合机制可以使用户在海量信息中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健康信息,从而优化传播过程;评论与转发机制可以通过公众参与扩展传播范围,并通过互动过程让公众更好地权衡信息优劣;社区导向机制则使健康传播具有了人际传播的感情特点,使信息接受者更容易产生移情和认同,进而改变健康态度,采取健康行为;引导和劝服机制则主要通过意见领袖的发声,唤醒公众的健康意识,从而提高说服和干预效果[5]

新媒体健康信息的优势日益凸显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问题。信息的同质化和飞沫化导致存在着海量无价值的信息(同质化是指新媒体中大量信息雷同,反复出现;飞沫化是指正确有效的健康信息在发出之后,容易湮没在上述大量毫无意义的同质化信息中);虚假信息泛滥和伪装家批量出现;这就对公众筛选和正确识别健康信息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6]。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需要培养对新媒体健康信息获取、理解和评价能力;高校相关部门人员应该在提升自身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基础上,开展关于健康信息搜寻或评价知识技巧的培训讲座和课程;政府要对国内高质量的健康信息网站进行扶持和宣传,并建设全民共享的健康信息服务资源网[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