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堆场疏浚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及规模化工程示范-疏浚和资源化淤泥的风险与安全及其适生性与降解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5 07:01

一、选题依据及文献综述

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矿产开发、化工制造随处可见,伴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水体污染,其中重金属因其稳定性、明显的生物毒性等尤其值得重视。

Xiangdong Li等人[1]通过对沉积物剖面研究金属污染的历史及长期潜在的环境影响,指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导致废物过度释放,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唐文清等[2]研究表明,河流底泥重金属含量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Huan Feng等人的研究[3]也表明城市化和近海湿地围垦对该地区有一定环境影响。

重金属有许多种不同的定义[4]。在环境污染领域中,重金属主要是指对生物有明显毒性的金属元素或类金属元素,如汞、镉、铅、铬、锌、铜、钴、镍、锡、砷等,此类污染物不易被微生物降解[5]

在我国,很多河流湖泊底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弓晓峰等人[6]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底泥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王永华等[7]研究表明,巢湖东区底泥重金属含量高于安徽土壤背景值。杨卓等[8]研究表明,白洋淀底泥中重金属Cd、Pb含量较高,分别表现为极强和轻微-中等的生态危害以及极强和中度的污染程度。

李鸣等[9]研究表明,鄱阳湖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较低,远低于国家标准,重金属在鄱阳湖底泥中积累较严重。这指出了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区域,湖泊表层底泥是水体污染物的重要宿体。

正如张丽洁等人的研究[10]指出水体中各种来源的重金属主要在近海快速沉寂,一些污染海区沉积物中重金属高度聚集,有形成潜在的化学定时炸弹的可能。同时,其研究还提出湖泊底泥重金属的研究意义:环境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聚集主要与周边地区人类活动有关,其垂向变化反映了延安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是评价环境现状及演变趋势、识别问题区域的重要标志[10]

目前,对于重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即赋存形态。重金属的赋存形态是对其环境生态效应很好的体现,故而其研究显得特别的有意义。1993年欧洲共同体标准物质局(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在综合已有的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提取法(BCR方法),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样品中铜、铬、镍、铅和锌形态分析。由于其在金属形态方面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及良好的对比性,是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张立等人[11]采用BCR连续提取的方法发现,部分样点显示有轻度污染,同时发现残渣态是金属主要存在形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