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保险研究演进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技术文献综述

 2022-12-26 03:12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医疗保险自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改革与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也随之改变,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物质帮助制度,受到经济能力与需求数量的双重制约,因此如何使该社会保障体制协调于国家医疗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检索数据库,通过检索主题词=“医疗保险”,对1998-2018年发表的与医疗保险有关的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此对我国医疗保险研究领域的研究演进和发展进行分析。

  1. 文献综述

自建国初期四十多年来,我国实行公费医保制度。1999年,王中美在《试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提出:“原有公费医疗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其缺乏公平性和效率性, 使国家和企业的负担过重, 而其运行操作不具透明性, 人为因素很大, 从而造成了医疗费用的畸形增长。”合理的社会保障体制应具备一些价值要素,包括效率与公平相结合原则,内外部约束原则,统筹与支付的社会化原则,平稳过渡原则[1]

医疗保险包含在医疗保障之中。医疗保险内部又分为若干类型:商业医疗保险,社区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医疗保险。2000年后,中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此时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达1.2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0%[2],由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经济发展能力不匹配,导致医疗保险制度出现的供求问题成为新兴热点,于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设想:第一,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种补充,可以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 同时有助于培育社会保险基金介入资本市场,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能力。第二,多元化运作医疗保险基金。证券市场的兴盛为我国医疗保险的未来带来了曙光,可以借鉴外国发行短期债券或彩票的方式。第三,发展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家庭访视, 对慢性疾病进行长期连续的观察控制, 同时也减轻了个人自付比例[2]。潘夏蓉在《探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中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系:“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市场充满活力但也是竞争性的,政府通过完善的医疗保险,养老,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来分散或化解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3]

2004年,城镇医疗保险取得了重大改革,热点聚焦在暴露出的问题中。刘国恩指出了当时我国城镇医疗保险所面临的问题:一是广覆盖问题,在当时的经济能力以及国情下,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极低。二为费用控制,新的制度中,改变了供方的支付方式,原来按照项目收取费用的某些地方,现在改成按照人头收取费用,这对费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三为服务利用,以镇江某医院为例,其住院率由1994年的1.9%下降到2001年的0.4%,而深圳的一些研究表明他们的住院率无显著变化,就诊率上升至32%,这表明进一步的改革没有损害到服务利用。即使对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解决覆盖率使其范围更广,也是不能着急,需要耐心解决的问题。这一时期我国的医疗保险在制度的公平性,可及性,风险的共济性下做了更好的平衡[4]

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全覆盖,伴随而来的新问题是内容体系仍不完善,结构体系欠协调,层次体系不均衡,更多研究者把关注点聚集在如何完善内容,整合结构,优化体系等几个方面。本文将对我国医疗保险领域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以此找到我国医疗保险领域的研究发展轨迹,并对该领域研究者的共现性进行分析。

  1. 研究思路与研究

1.研究思路

(1)研究主题:我国医疗保险研究演进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技术

(2)研究内容:本文以CSSCI数据库1998-2018年的“医疗保险”文献为基础,着重分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与研究热点,从文献数量变化,作者引用文献的相关性,作者与所属单位之间的关联与合作,主题与研究趋势等方面做出可视化图谱分析与讨论。

(3)研究框架:

1.绪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