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看《雾都孤儿》的翻译文献综述

 2022-11-27 03:11

文 献 综 述

一、引言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此外,除了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雾都孤儿》一书语言丰富多样,运用大量如隐喻、反讽、象征等修辞手法渲染文章氛围,使得中国国内许多译者纷纷将其译成中文译本。在众多的中文译本中,荣如德于1984年出版的中译本以其鲜明的意译风格较为突出,为中国读者更为深刻的理解该书的丰富内涵提供了便利。

  1. 接受美学简介

接受美学理论注重读者对作品意义的接受,将创作和鉴赏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文本因读者的阅读而产生不同意义的作品。美学研究应汇聚于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过程和审美体验,及其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接受美学坚持“读者中心论”,最重要的不是作者的创作,而是读者在阅读文本时是否能够接受抑或能够接受多少。也正是读者的参与,一个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才得以变成了作品。读者的阅读活动和接受程度对于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至关重要。

一部译作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程度。接受理论坚持读者的中心地位,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域,从直译与意译之争中挣脱出来,体现了翻译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文学作品生命链上的维度——原作、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接受美学翻译观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译者作为媒介,应充分发挥主体性——一方面,尊重原作,与原作作者达成视域融合,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原作的精髓和风貌;另一方面,必须切实考虑读者的审美期待,使其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也能领略和感悟原作的美与价值,从而实现审美体验。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来看,作品的意义源自文本本身和读者赋予。文学作品具有许多的未定点和空白,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本的作者,在翻译的主观能动性值得深究。除此之外,译品质量还取决于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和原文意境的传达。

三、《雾都孤儿》译本研究现状

《雾都孤儿》带来的社会效应,引起了各国学者们的关注。从对社会背景,到对文化现象的关注,最终回归文学文本,《雾都孤儿》的评价性、分析性研究逐步发展起来。从初期的盲目争论发展到严肃的文学批评,现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起初,社会现象混乱,文学创作嘈杂,部分学者们对其不屑研究;作为带有针砭时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其蕴含的文学价值在最开始也饱受学者们质疑。之后随着国外研究者对《雾都孤儿》文化内涵的深层挖掘,国内学者在欧美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也开始从文化根源和文学价值等文学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研究。

国内学界对《雾都孤儿》译文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存在争议——逐渐接受——深入剖析——纵深发展”这一渐进的过程。整体的研究虽尚未形成规模,但已初见端倪。目前,《雾都孤儿》在市面上流通的汉译本,主要以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荣如德版、译林出版社的何文安版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黄雨石版为主,除此之外,张玲、李卫东、董黎等诸多学者也多次进行过汉化翻译,但其影响力和销量远不如前三者。在目前的所有汉化译本中,译文语篇基础结构都较为完善。但在文化差异背景下,不同译者在翻译文章时存在审美差异,能够完美契合作者原文语境的译本几乎没有。译者审美能力的差异及不足,更影响了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体验。“原作者 - 译者 - 读者”的共情效应传播无法有序开展。《雾都孤儿》一书的情节内容涵盖了童工、青少年犯罪等上世纪英国基层的黑暗面,披露了当时英国文化背景下群众的心理,具有强烈的情绪效应及共情观感,而其明显的英国阶层文化在翻译中也具有文化差异特性。基于此,从接受美学视角探究《雾都孤儿》的翻译,具有代表性。

四、接受美学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