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的传播:《芳华》高票房背后的受众消费行为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3 11:08

认同的传播:《芳华》高票房背后的受众消费行为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近日,电影《芳华》上映14天实现了9.98亿的超高票房,成为了冯小刚导演作品票房最高的一部。在网络综合评分方面,猫眼电影评分为9.2分,淘票票评分为9.2分,微博电影评分为9.1分,豆瓣电影评分从点映前的7.6分,升至点映后的7.8分。在受众人群上,《芳华》表现出来非常明显的“年龄风向”,与以往的个人、情侣观影不同,观众多为年轻人带上父母、爷爷奶奶两辈人来观影,观影人群的年龄涵盖范围之广,大概除了儿童,基本上其他年龄层都齐了。同时《芳华》在父母辈观众群体当中获得了超高的认同,引发了冯小刚导演同龄中老年观众群体的怀旧情绪与共鸣,在他们的圈子里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本研究希望从消费者消费行为模式的角度来分析消费者走进影院贡献票房这一行为的过程,即消费者从接触这个影片到产生购票进影院看这一行为过程当中的影响因素究竟有哪些,从受众的行为、心理两大维度来研究《芳华》高票房背后的消费行为模式。

一.消费行为模式研究

在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对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概念以及模式的发展变化有一个基础的把握,因此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此做如下详细的整合。

1.1消费行为及模式的概念

恩格尔、布莱克韦尔和科拉特三人合著的《消费者行为学》中第一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消费者行为概念,他们认为消费者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的行动;二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在拥有产品或服务的使用和处置权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而消费者的行动则可以认为是购买决策的实践过程。[1]

利昂·G·希夫曼(Leon G.Schiffman)在《消费者行为学》一书中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寻求、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他们期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2]

我们所研究的消费行为模式就是对消费者满足自身需求而寻求、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以及购买决策过程进行一个模型化的表达,它能够反映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购买中的消费习惯和决策过程,包括心理和行为两个维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