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4-05-26 22:53:07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网络媒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价值观念塑造。

然而,网络信息的海量涌现也带来了信息真伪难辨、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等挑战,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提升其网络媒介素养已成为一项迫切任务。

本文在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其次,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重点分析和总结现有研究中提出的提升策略。

最后,结合武汉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探索构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以期为高校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武汉理工大学

一、相关概念界定

“网络媒介素养”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演变不断丰富和扩展。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其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技能的界定:这类定义强调网络媒介素养是一种操作技能,即利用互联网获取、评估、使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代表性观点如Hobbs(2010)将其定义为“将文化与课堂联系起来,有效地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2.基于批判性思维的界定:这类定义强调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能力,如Pangrazio(2016)认为网络媒介素养的核心是“批判性地理解和参与数字文化的能力”。

3.基于社会参与的界定:这类定义强调利用网络媒介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如Mihailidis和Viotty(2017)提出的“可传播的媒介素养”,强调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和社会动员的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已经是最后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