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文献综述

 2022-11-06 10:11

文 献 综 述

随着数字技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网络新媒体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迅猛发展着,因其快捷迅速、实时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由于网络新媒体几乎涵盖了前几种媒体的各种属性,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又是后来居上,对传统媒体发起挑战。

邢仔琴在《媒介融合的现状对传媒业的影响》一文提及,“媒介融合”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见解,目前还没有统一、确定、公认的对此概念的阐释。“媒介融合”这一提法的最早提出者普尔教授认为,其本意是个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则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视频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渐渐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印证,而且在技术的发展下不断完善。

李锐在《变革与融合:论电视的新媒体化生存》一文所提到,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当今科技进步结合最紧密的媒介—电视自然成为数字化浪潮的先锋。原本单一的模拟电视从历史舞台上逐渐消退,基于数字技术的各种新媒体新形态的纷纷产生和出现,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和移动电视等。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娱乐方式、收视方式和消费方式开始进入人类生活,人类真正开始在经验和器官上经历“数字化”的洗礼。

李荣、韩秋雯在《电视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初探》中指出:所谓媒体融合, 即是在新技术环境下, 传统的广播电视与网络等新媒体、传统平面媒体与新媒体等通过合作的方式, 密切互动, 促进双方的资源整合、产业共融, 形成集约化、集团式的管理运营模式, 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在共融中达到共赢, 在转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我们需要汲取别人的经验, 看清自身的价值, 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

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尽管已有众多学者涉猎跨屏新媒体的研究领域,但基本停留于电视与新媒体融合重要性的理论阐述和系统地提出融合形势下的发展前景,缺少实际案例分析。且仅有少数学者针对中国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行策略分析,但缺少数据分析。

易绍华在《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地提到,中国电视媒体产业化是必然发展的趋势,而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渗透加剧了电视媒体面临的生存矛盾,也加速了电视产业化的改革节奏。中国电视媒体要实现数字化背景下的产业化,就必须脱胎掉传统模式下的一些发展范式,并以全新的网络化技术邢台进行体制创新和生产流程再造。文章中系统地论述了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模式,然而缺乏实例分析。

武汉大学研究生熊波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一文中深入提到:我国的电视媒介作为主流新闻媒体,它的基本性质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意识形态领域做好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是电视台的首要目标。基本性质决定了电视台的管理模式,由于宣传导向的核心人物,各级电视台在市场化改革前都是有政府财政拨款,办台宗旨、发展规模乃至节目制作等等都是上级一行政指令的方式决定。中国电视产业从零开始,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电视台最多,电视观众最多,节目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都十分强大的电视大国,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但从全球电视产业制度建设的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十分明显。尤其是新媒体时代来临的时候,中国电视产业的之都环境向哪个方向去改革和调整确实是关系电视媒体能否做大做强,产业竞争力能否持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否显现的重大问题。

可以说,该文对新媒体形式下,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模式阐述非常具体详尽。但全文缺少数据分析,实践意义较为缺乏。

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到,学界已经普遍认识到新媒体时代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而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首当其冲应顺应时代要求,找到融合模式下发展的全新战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