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受众与传统媒体的框架冲突——以“汤兰兰事件”为例文献综述

 2022-07-14 04:07

《新媒体时代新闻受众和传统媒体的框架冲突分析——以“汤兰兰事件”为例》文献综述

一、媒介框架研究现状

1、框架理论的源起和发展

框架理论起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后来才被广泛应用到新闻传播学等领域。通常认为,“框架”的概念最早源于加拿大社会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他在1955年出版的论文《一项关于玩耍与幻想的理论》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框架的概念,提出“框架是一个有限定的、阐释性的语境”。随后,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将“框架”的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1974年,戈夫曼出版了《框架分析》一书,首次将框架的概念应用于传播情景中,认为框架是人们将外在的真实世界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即人们借助已有的框架对客观世界进行思考和解释。作为把框架概念引入媒介研究的第一人,美国学者塔奇曼认为框架具有组织日常生活片段的作用,是人们理解世界或处理事情的基本组织原则。美国社会学家吉特林提出,“媒介框架是选择、强调和表达的原则hellip;hellip;是筛选、强调和排除新闻报道的过程”。美国学者甘姆森认为,“框架是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线索故事,为一系列的事件提供意义,决定议题所在位置”。坦克德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框架具有排他性和含括性。恩特曼认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使事件的某些方面在报道文本中更加突出,新闻框架具有供问题定义、阐释事件原因、提供道德评价、示意解决方案四种功能。

我国对框架理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国台湾学者臧国仁,他将框架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结构,分别依次阐述从文本最小的组成元素字、词、句的微观研究,到报道文本的新闻图式结构的中观研究,再到对报道议题的宏观研究,从而得出新闻框架的报道特点。潘忠党认为,框架的分析是关于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领域。大陆传播学者黄旦认为,框架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媒介的生产,即媒介在特定语境或环境下,通过文本构建反映现实,构建意义并规范人们的认识。李希光指出,新闻框架“在某种程度上是观念框架、意识形态框架和知识框架的翻版。”框架理论应用广泛,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我国的框架理论研究集中于对媒体报道内容的框架分析、媒体框架效果、框架理论内涵三个方面。

2.框架理论的解读及运用

广义的框架包括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媒介框架对客观现实的选择与定义同样影响着受众对现实的理解。受众框架则决定了受众是否接受、如何接受媒体的报道,影响和控制了受众对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的理解与认知。因此,传播效果取决于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两者间的互动。目前框架理论实证研究中,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以量化内容分析为主,通过将新闻来源、消息来源、引用方式、报道内容、报道对象等进行分类。而诸如语言、表达方式等涉及到情感色彩的内容,则需要质化的内容分析,通过分析文本自身的意义,探求新闻报道中更深层次的意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阳在《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中将框架分析研究的对象分为三个部分,即:新闻生产研究中的框架分析、传播内容研究中的框架分析、传播效果研究中的框架分析。通过对以往研究议题的总结分析,他提出框架概念本身涉及多种含义,框架分析是一个多范式的研究领域,应该容许多样化研究的存在和交锋。学术研究不能服从于价值判断,出色的框架分析应该直面数据和资料,提供深入的解释,而不必执着于批判或保守的研究立场。研究者只负责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至于能否从中看出研究者的立场,应该交给读者自行判断。

焦玥在《框架理论指导下网络媒体传播过程的话语权研究——以新浪网莫言获奖的专题报道为例》中认为,框架理论显示了与传统新闻学不甚相同的角度,改变议程设置理论和涵化理论从传者角度解析新闻传播中的控制问题的视角,把新闻传播看作是一个由制作者、接收者和新闻本身三者互动且受到社会情境影响不断循环向上的过程。新闻框架得以实现,是媒介作为并行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彼此相互影响的一种表现。同时,媒介凭借其话语权掌握一国由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共同作用形成的意识形态,与长期以来受众被置于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角色的事实互为因果。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使受众获得一个表达自有观点的平台,从理论上讲不吝是一个受众突破这种新闻框架的契机。但自由表达并不意味着自由思考,长期受到媒介涵化的受众是否能突破媒介构建的真实,还是一个未知数。而究竟又是谁在主导着媒介构建真实的方向和角度,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