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停车换乘设施分析——以三号线为例文献综述

 2022-07-18 09:07

文献综述

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停车换乘设施分析---一以三号线为例

1 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停车换乘设施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现阶段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给城市交通发展带来较大难题,停车资源少、道路拥堵与私家车数量快速增加的矛盾日益加剧。为解决这一难题,各地纷纷采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或积极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旨在限制小汽车出行,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1]。但由于城市各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人口较为集中地区,对交通需求量大且交通条件要求较高,以集运量大、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的轨道交通为主要交通方式;在人口较为分散地区,对交通需求较小,以方便灵活的小汽车、私家车等出行方式为主要交通方式[2]。因此,将轨道交通与小汽车、私家车出行方式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协调城市区域间发展差异,改善城市交通发展,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其沿线换乘设施的良好衔接是构建城市良好交通换乘体系、坚持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素,轨道交通换乘设施的合理规划建设是打造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构建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的重要环节。

截至2018年5月,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0条,包括1、2、3、4、10、S1、S3、S7、S8及S9号线,共174座车站,地铁线路总长378千米,线路总长居中国第4(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世界第5位,构成覆盖南京全市11个市辖区的地铁网络,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区县全部开通地铁的城市。

截至2018年12月,有七条线路正在建设中;另有6条线路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将于2019年至2020年陆续开工建设。根据南京市《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中轨道交通规划篇,至2030年,南京地铁将建成25条地铁线路,总长1011.2公里。

现阶段,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在轨道交通沿线合理布局和配置停车换乘设施将影响南京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吸引潜在的、可能利用的乘客,优化城市交通间的一体化换乘及衔接,对提升南京轨道交通整体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2停车换乘设施的内涵

广义上的停车换乘(Park and Ride, Pamp;R) 是指由低承载率(如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交通方式(Single Occupancy Vehicle, S0V) 向高承载率(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BRT、多人合乘)的交通方式(High 0ccupancy Vehicle, HOV) 转换。通常来说,停车换乘是指由小汽车出行方式转换为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停车换乘是在城市外部区域的地铁站或公交车站附近设立停车场址,采用价格杠杆(低收费或者免费)的方式引导小汽车出行者在此停车,换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进入城市内部,从而达到控制城市内部机动车数量的目的。国外城市化和机动化发展较早,实施停车换乘策略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成果。我国城市化发展较慢,停车换乘在我国也起步较晚[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