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现代意义及其域限文献综述

 2022-09-09 03:09

现代视域下对《弟子规》的探析的文献综述

摘要:《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成书于清代,主要内容改编自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但其核心的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可谓是继承了儒家的核心思想。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旨在梳理出现今大部分学者对于《弟子规》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力求对在复兴国学,诵读经典运动的热潮中大受欢迎的《弟子规》做出深刻的探索和剖析

关键词:弟子规; 国学;研究成果 ;蒙学

  1. 文献综述

《弟子规》这本书内容的中心思想来自《论语》中的《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弟子并不是指蒙童。而它的主要内容则改编自《童蒙须知》,这本书明确具体地规定了儿童的日常行为规范,开头便讲到: “夫蒙童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 《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的“幼儿教科书”,它既包含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和总体目标,也有细化的具体步骤,可以说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不可多得的一部“养正教育宝典”。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成果

国内外的研究也多以理论与实践这两点出发,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弟子规》的现世作用和意义。《弟子规》作为一部篇幅短小,成书于几百年前的幼儿启蒙读物却在今天仍然被诵读,被热捧。而它的应用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幼儿教育,许多地区的学校乃至大学都开始学习《弟子规》,也提倡官员要学习《弟子规》,在很多企业,员工们也要背诵学习《弟子规》。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弟子规有着怎样的现代意义和作用呢?为什么《弟子规》受到这些人的追捧?

张建云先生在他编著的《解读弟子规》首次提出“天下人人皆弟子”的观点,如在家里,子女是弟子,在学校,学生是弟子,在单位,员工是弟子hellip;hellip;都应该按照《弟子规》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团结同学、尊敬同事、敬奉领导,面对责任勇于承担,遇到困难智慧对待,虚心谨慎有格局,努力执行有耐心。

这种“处人之下皆弟子”的观点很快获得了家长,老师,领导,公司高层等各界人士的认可,家长希望孩子孝顺听话,老师希望孩子勤奋好学,领导希望手下的官员高效公正,公司高层希望员工团结一致,在《弟子规》短小精悍的篇幅里,对习得这些品性都有着具体的指导,所以《弟子规》并不仅仅起到了教育蒙童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弟子规》迅速开始风靡。

另外蔡礼旭先生在他的《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中提到了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德行的根基得要早早扎下去才行,而使德行扎根的办法,就是学习《弟子规》。儒家学说中孝悌是仁的中心,而传承了儒家精神的《弟子规》将如何做到孝悌,如何规范自己都写的清清楚楚,照着去做,就会获得美好的德行和幸福的人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