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边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与职业选择——以南京林业大学新疆大学生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4 11:08

《南京高校边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与职业选择—以南京林业大学新疆大学生为例》文献综述

作为在信息化时代走出边疆走向沿海内陆的“疆三代”,一方面沟通与融合了边疆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不同文化,另一方面通过东部地区发达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以有力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借鉴东部模式加快发展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我们这一代,在大学毕业后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机会。就未来发展与职业的选择这一方面,来自西部边疆地区的学生不仅面临着考研还是工作或是出国的选择,更面临着是努力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继续发展。不同的家庭环境与价值观念,以及生活环境与环境适应状况会使得不同的个体做出不同的选择。职业选择不仅要结合本科教育所学专业,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人兴趣,以及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与所在城市的城市底蕴与发展空间,同时学生个体对于所在城市的适应状况也是影响最终选择的重要因素。

一、社会适应研究概述

对于社会适应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定义。在陈会昌教授的《德育忧思路》一书中,他是这样定义的:“社会适应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标衡量出来,首先是日常生活的能力,即是衣食住行这样基本的生存能力;其次是人际沟通,包括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正确理解他人所传达的意愿;最后则是社会技巧技能,包括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以及完成日常生活交往中产生的合作与交流等在社会中立足生存的技巧与能力。”[1]严义娟在《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名族认同与社会适应》一文中提到“社会适应是人员个体与其周围的社会环境能够和谐相处的能力,若个体可以与其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就可以说是有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

斯宾塞被认为是最早提出社会适应这一概念的学者;这一概念在方从慧的《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有所提及:“斯宾塞提出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之间的调试即是社会适应这一过程;而这一过程有顺从、抵触、顺应、自制、遵从等不同的表现形式”[3]。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社会适应被其概括在本我和自我中间,是他们的一种融合与调节时不可避免的过程;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研究中将社会适应归结为人的自我学习与自我完善的过程;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则认为社会适应是人们对于外部环境变化以后产生的行为与反应。恰当的行为与反应预示着良好的社会适应,反之在这一过程中则出现了问题。[4]

大学生活是每个人学生生涯与社会生涯的过渡阶段,在大学的整个过程中对于所处地方的环境适应例如气候、饮食、文化习俗、方言等贯穿着整个大学的适应全过程,也是生活在一个新环境的最基本需要重新习惯的方面。而对于学习环境的适应则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知识积累,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应有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甚至将来的职业素养。大学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从学生生涯到社会生活的过渡,另一方面学习生活过程中适应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塑造。

对于当地大学生来说社会适应基本可以用生活环境适应,学习环境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等普遍的适应类型来概括。但是中国幅员辽阔,东西跨度与南北跨度都非常大,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与文化习俗。和地势地貌一样参差不齐的,还有各地区的教育质量与教育资源。随着科技与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距离似乎已经不是一个影响人们出行的重要因素,沿海与内陆的距离随着各种便捷交通工具的发展在慢慢缩短,使得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高考这一途径走向东南沿海,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增加更广博的视野。对于他们来说,三千公里的距离就不仅仅是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适应那么简单。

郑杭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中指出“文化震惊”这一概念,指出“当一直长期处于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外一种文化模式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上的压力与思想上的混乱”。[5]不同的生活与成长环境会造成不同的文化适应,而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不同背景下的文化相互作用,互相不融合与排斥的一面会影响到边境地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良好的融合与过渡会使得双方面文化相融合与适应,同时也可能出现两种文化相抵触,融合失败使得在内地的边疆地区大学生很难融入大学生活与所在地,甚至出现排斥与自闭的现象,严重影响其日后的职业选择。[6]

二、职业选择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概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