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令对中小零售商家的影响—-以杭州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1 04:08

禁塑令对中小零售商家的影响

——以杭州市为例

摘要: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滥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塑料袋的广泛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石油资源浪费等环境问题突出。本文通过梳理有关“禁塑令”的众多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绝大部分文献是对“禁塑令”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第二,大部分学者都是从不同角度切入“禁塑令”,但殊途同归,鲜有学者从“禁塑令”给中小商家带来的经济影响视角出发。最后,从不同主体(包括消费者、零售企业)的角度指出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禁塑令;中小零售商家;影响;一次性塑料制品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以来,一次性塑料制品因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迅速充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由于塑料袋的过量使用且很难被生物降解,回收利用率低等原因,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越发突出。中国每年生产的塑料大约在300万吨,消费量在600万吨以上。全世界每年塑料废弃量就是1500万吨。面对如此庞大的“白色污染”来源,人们逐渐认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因此,各国都相继出台有关限制塑料袋生产销售使用的政策。自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来,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限塑”时代。2020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表明,到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生、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这项政策法规对国内众多的中小零售商家和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次挑战。“限塑令”颁布十多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此问题时至今日仍十分关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政策实行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只有少数学者就“禁塑令”对中小零售商家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整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国内外从“禁塑令”衍生出来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从“禁塑、限塑”政策本身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禁塑令”的执行效果、传播途径、社会影响、行业产业链等。二是从不同的主体切入,分别从公共部门政府、消费群体、中外“禁塑”对比、市场主体(主要针对中小零售商家)等出发,提出一系列完善政策,应对政策的措施。但归根到底,都是为评估政策效果,促进政策优化。使其达到保护环境的最初目的。区别在于各自角度不同。

二、“禁塑令”实施效果的研究

叶志鹏等(2010)在对杭州、嘉兴、台州、衢州的实地调查基础上,通过spss13.0对344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实地调查访问所得信息,分析了“禁塑令”颁布一年来的实施效果。孙冬晗(2014)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于“限塑令”实施困难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得出相应的启示就是法律的制定者忽视了社会规范的作用,忽视了对成本与收益的分析,造成新规定破坏原有秩序、浪费公共资源、增加执法成本的不利后果,导致法律实施效果未能达到立法初衷。这就是为什么“禁塑令”很难落到实处的原因。章志青等(2014)通过对浙江黄岩区“限塑令”情况的调查发现,85%的人习惯并且依赖塑料袋,塑料袋依然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其中农贸市场几乎100%免费使用塑料袋。其次,对于餐饮外卖行业,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打包塑料袋收到的效果也很小。

宋海生(2009)以弗兰克·费希尔政策评估模型为基础,建立“限塑令”政策评估框架,对“限塑令”的有效性、社会背景、社会影响和教育意义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政策实施后总体塑料袋减量化效果一般,但对塑料袋的使用种类结构有显著影响,正规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减量化显著,非正规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完全没有减量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