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围挡区交通流模拟与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文献综述

 2022-07-17 05:07

“施工围挡区交通流模拟与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文献综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大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开始密集地展开道路建设以及道路改造工程,这导致车辆在施工区附近行驶会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了大量的延误,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因此全面分析施工围挡区交通流,找出症结所在,提出新的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施工围挡区和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早。大量关于施工围挡区的研究主要从传统交通流模型的角度切入,对分析施工区的通行能力,延误,速度等做出了许多贡献。但是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大,这些研究往往无法应用于目前的交通现状。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诞生为施工围挡区的交通流模拟和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然而目前鲜有应用 实例。

1.1施工围挡区的研究

Al-Kaisy等(2000)通过实测数据对施工区的通行能力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了施工区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封闭车道数,车道封闭形式,大型车比例,距离封闭车道的大型车比例等。Sarasua等(2004)对施工路段不同车道封闭形式下的道路通行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路段通行能力的修正模型,并总结了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1.2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

Maerivoet, Sven, 和 Bart De Moor. 对各种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同时将行为学运用于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将改进的模型应用于城市多车道设置。Larraga, M. E., J. A. Del Rio, 和 L. Alvarez-Lcaza(2005)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这种模型能够以合理的计算量来模拟大型交通网络。

2.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对于施工围挡区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施工围挡区的交通特性、通行能力、延误研究不够全面与深入,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添砖加瓦,缺乏创新。对于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与国外差距较大,大部分是对于理论的学习研究,应用实例数量少,应用实例种类少。同样,关于用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施工围挡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也很少。

2.1施工围挡区研究

李喜华(2011)细致地分析了占道施工区交通特性、占道施工对路段通行能力以及服务水平的影响。曹苏陇(2014)重点分析轨道交通施工环境中的交通环境和用地环境,对兰州轨道交通施工期间车站和区间的施工工法以及他们对城市交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路网改进方案。张微(2015)对在占道施工影响下的交叉口道路提出合理的交通诱导、分流、管制等管理手段。

2.2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

黄乒花,孔令江和刘慕江(2000)按照概率论的定义,通过对关联函数的解耦,给出以为元胞自动机单速随机交通流模型中的关联函数的转入、转出及刹车概率之间的关系,继而进一步得出车辆的密度,速度,流量等物理量随这三个概率变化的理论值。董力耘,薛郁和戴世强(2001)提出一个可以用来模拟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高速公路上车流运动的改进的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来模拟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高速公路上车流运动。杨丽群(2007)研究了基于交通中驾驶员驾驶停车行为对交通流的影响,在随机慢化FI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跟驰车辆慢启动模型,并应用于雾天管理。王永明,周磊山和吕永波(2008)将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于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的换到规则模拟,并对不同条件下的交通流的平均速度和流量进行仿真,提出了更灵活的弹性换道规则,探讨了不同换到规则对交通流流量等参数的影响。贾斌,李新刚,姜锐和高自友(2009)将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公交车站的交通流模拟,深入探讨了非港湾式车站和港湾式车站两种设置方式对交通流的影响。季学斌,王慧和宋春跃(2017)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水电工程施工场内的交通流模型,并引入交通事故发生规则,在低速和中速两种情况下分析不同车头时距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通过对实际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交通流模型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杨丽群. 考虑停车行为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贾斌,高自友. 李克平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系统建模与模拟[M].科学出版社,20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