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取代苯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文献综述

 2023-01-11 04:0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课题内容:

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许多新的治疗靶点,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分子靶点设计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也使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转移到高效、低毒、选择性好的分子靶向的药物上来。

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能催化多种底物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传递信号,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酪氨酸激酶的异常表达将导致细胞增殖调节发生紊乱,还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的化疗抗性密切相关。发展选择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来阻断或调控由于这些信号通路异常产生的疾病已被广泛认为是抗肿瘤药物开发的一个富有前景和有效的研究策略。

喹唑啉结构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抗肿瘤化疗药物类别之一。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主要表现在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GFR)及其他多个作用靶点的抑制活性。本课题拟合成一些对酪氨酸激酶有抑制活性的喹唑啉类化合物。

文献综述:

  1. 针对EGFR 靶点的肿瘤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自分泌途径是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细胞衍生、凋亡、肿瘤血管新生及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多种实体瘤如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头颈癌、卵巢癌、脑肿瘤中均发现EGFR 的过表达。大量临床前研究证明, 以EGFR 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是癌症靶向治疗的一个新思路。

EGFR是具有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K)的细胞膜表面受体,由原癌基因c-erbB-1所编码,分子量为170kD。EGFR 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由原癌基因编码的酪氨酸激酶erbB家族成员。该家族主要包括EGFR(ErbB1),HER2/Neu (ErbB2),HER3 (ErbB3) 和HER4(ErbB4)。 它们的受体均由三部分组成:胞外配体结合区,由单链构成的跨膜区以及胞内酪氨酸激酶区。

EGFR内源性配体主要有EGF,转化生长因子alpha;(TGF-alpha;), heparin-binding EGF,amphiregulin,epiregulin和betacellulin,EGF和TGF-alpha;在正常或恶性上皮细胞的增殖中起重要作用。EGFR依赖的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主要有RAS/MAPK,PI3K/Akt,STAT以及PLCgamma;通路等。 这些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分化,增加VEGF表达水平,促进肿瘤侵袭和远处转移。

EGFR的配体如EGF与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发生二聚体化并改变了受体的构象,然后激活其中的酪氨酸激酶,表现为受体自身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磷酸化后的酪氨酸激酶募集含SH2结构域的信号转导蛋白,然后激活下游的多个信号途径,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Ak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上述信号的异常活化最终导致细胞诸多转录因子异常活跃并逐渐发生增殖失控、凋亡抑制等各种恶性肿瘤细胞特有的生物学行为。目前针对EGFR 开展的分子靶向治疗有两大类。一类是进入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系与ATP 竞争结合酪氨酸激酶并间接抑制其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常见的EGFR-TKI 包括吉非替尼(gefitinib,tarceva,ZD1839),厄洛替尼(erlotinib),PD153035。另一类是EGFR 单克隆抗体,主要作用于EGFR 的细胞外区域,和各种配体(如EGF,TGF-beta;)竞争结合并导致EGFR 失去活性,包括西妥西单抗(cetuximab)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