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的现状研究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其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本文对国内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概述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血压; 流行病学特征; 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疾病谱的改变以及人群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当下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而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解放以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患病率日渐上升,并且呈现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低”的现象[1]。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不仅侵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1.高血压及其现状
1.1 高血压的界定
高血压是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ge;140mmHg和(或) 舒张压ge;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增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5%~10%,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去除病因后高血压可痊愈。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大多需要终身治疗[2]。高血压根据其类型还可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高血压。大部分高血压为双期高血压,ISH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IDH见于青壮年高血压[3]。
1.2 国内高血压的流行趋势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