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理论视角下《论语》经典段落不同英译版本的研究 文献综述

 2022-11-27 03:11

文献综述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这部儒家经典字词精炼、句式简洁,但叠词重句、修辞多变、句式丰富,具有极其鲜明的语言特色,被多位著名国内外学者翻译成英文。但是,对不同英译版本《论语》的研究往往从译本自身角度出发,很少探索原著和不同译本间在文本上的互相指涉与互为印证的关系。

互文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66年法国文艺理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文章《词、对话和小说》。她结合了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思想,从而阐释了互文性这个新的概念。它被用来表示不同语篇之间的联系。许多专家和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该理论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在翻译领域对互文性理论的运用也已经颇有建树。

1.互文性

1.1互文性理论的起源

一般认为,互文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66年法国文艺理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文章《词、对话和小说》。她结合了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思想,从而阐释了互文性这个新的概念。在这篇文章里,克里斯蒂娃写道:“任何文本都是由引用拼贴起来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变(克里斯蒂娃,1969)。” 而明确的提出互文性这个名词,则是在她1969年的著作《符号学》中。她指出,正如意指作用(signification)是由“无限组合的意义”(significance)不确定地反映出来,主体则被投射入一个巨大的“互文性”空间,在那里他或她变成碎片或粉末,进入他或她自己的文本与他人的文本之间无限交流的过程中(克里斯蒂娃,2012)。

1.2互文性理论的定义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克里斯蒂娃提出“互文性”是受到了巴赫金思想的启发,而他则在文学批评方面也同样用到了类似于互文性思想的方法,强调文本与文化的关系。他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称之为“复调小说(polyphonic stories)”,并进一步的将此类小说所阐释的归结为“文学的狂欢化”(the carnivalization of literature)。在起源上,狂欢化不是一种文学形式,而是复杂的文化行为的一种综合,是有着其仪式和象征系统的一种“信仰诸说混合论的盛观”。(syncretic pageant)。由于“狂欢节”对文化上认可的种种行为和话语的综合性混合和反讽化。于是,“文学的狂欢化”这种概念实际上就是一种“互文性”理论,或者说它是可以在文学话语与非文学话语之间进行分析的系统性联系。巴赫金在此书中明确指出:“一个人要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指明方向,这就意味着他应把世界所容纳的一切物体考虑为同时存在并从时间上的某一刻去猜想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巴赫金,1988)。”

对于互文性概念的阐述,哈罗德·布鲁姆曾说,“不存在文本,只有文本之间的关系(布鲁姆,2008)。”,则是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说法。

而对“互文性”问题作了较全面阐述的美国学者可能要算乔纳森·卡勒。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论述道:互文性有双重焦点。一方面,它唤起我们注意先前文本的重要性,它认为文本自主性是一个误导的概念,一部作品之所以有意义仅仅是因为某些东西先前就已被写到了。然而就互文性强调可理解性、强调意义而言,它导致我们把先前的文本考虑为对一种代码的贡献,这种代码使意指作用(signification)有各种不同的效果。这样“互文性”与其说是指一部作品与特定前文本的关系,不如说是指一部作品在一种文化的话语空间之中的参与,一个文本与各种语言或一种文化的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文本与为它表达出那种文化的种种可能性的那些文本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样的文本研究并非如同传统看法所认为的那样,是对来源和影响的研究;它的网撒得更大,它包括了无名话语的实践,无法追溯来源的代码,这些代码使得后来文本的表意实践成为可能(卡勒, 20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