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反相释义”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30 10:08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反相释义”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反相释义”是从“由反知正”发展而来的现代汉语训释法,是一种以被释词的反义词进行对释的释义方法。该释义法在现代辞书中的发展变化较大,但对其进行的专题研究却不多,没有进行系统地论述。本文将总结前人对“反相释义”理解与论述,在继承与批判中将“反相释义”的用法及其意义进行更为严谨的研究。

关键词:反相释义; 由反知正; 《现汉》

一、文献综述

“反相释义”的初始概念是由王力先生于1945年提出的。其在发表于《国文月刊》的《理想的词典》一文中,对我国古代辞书中合理的释义方法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为五种,即天然定义、属中求别、由反知正、描写、譬况等。虽然“五大释义法”起初是针对古代辞书的释义研究提出的,但因其高度的概括性和准确性,大体能为现代汉语辞书的编纂和修订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现代汉语辞书中的释义方法基本上都是这五种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王力先生首次提出了“由反知正”释义法的概念:“由反知正就是用否定语作注解。此类以形容词最多。有些形容词,若用转注法,往往苦无适当的形容词;若用描写法,又很难于措辞。恰巧有意义相反的一个字,就拿来加上一个否定词,作为注解,既省事,又明白。” 据此可知“由反知正”释义法属于词语对释的一种,是一种“用否定语作注释”的释义方法,具体形式上是给“意义相反的一个字”“加一个否定语作注解”,可简化为“否定语 反义词”这一基本形式。随着对词义解释准确度的无限追求,在之后的研究中,“由反知正”在被提及时常常在名称上有所改变,所指内容上也增加了新的内涵。本文所研究的“反相释义”即是“由反知正”释义法在现代汉语词目释义中的运用,具体地对这一释义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

“反相释义”是“由反知正”释义法在时代不断发展中产生的新的诠释,但不脱离“由反知正”“用否定语作注释”这一基本原则。冯瑞生先生在《反相释义与描写释义》一文中首次将“由反知正”命名为“反相释义”,在论述时引用了王力先生对“由反知正”释义法的论述,并指出“这种情况在《说文》和古书注解中是相当普遍的,在运用于现代汉语的词目释义时,可以说同样是用词义的矛盾和对立关系,通过否定一方来说明对方,或指出一方是另一方的相反。”并进一步根据《现汉》中的实际情况举例进行分类,指出“不仅是形容词,其他如动词等也可以这样释义”、“由释义的需要,不仅要省事,还要让人明白无误,以致加上多个反义词”、“更发展灵活一些,则是在否定式之前,先作对译性的解释,以使否定式作为释义的补充”、“为了释义的准确、牢靠而有必要加以限制,《修订本》采用了括号的形式”,根据这几项特点将“反相释义”的表现形式分为四类,对“由反知正”释义法在现代辞书中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概括。此篇论文对“反相释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论述,指出了“由反知正”在现代辞书运用中所体现的几种拓展形式,但所论述的内容较少,仅仅讨论了概念和分类,且较为粗浅,对于“反相释义”的内在意义未能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冯瑞生先生的论述对我们研究“反相释义”提供了很好地思路。研究这一释义方法,我们必然要从词典中找出实例,对其表现形式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许多学者在探讨“由反知正”释义法在古代辞书中的作用时,也将其用法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但“反相释义”作为一种新的衍生用法,其用法必然更多,表现形式更加复杂,更容易混淆。张履祥先生在《论“由反知正”的释义方法》一文中,指出“现代词书编纂学,继承并发展了古代字书释义的合理部分,吸收了现代语义学和词汇学研究的积极成果,使反义否定相训方法,日臻完善,具有更严密的科学性和条理性了。”这一点本人十分认同,但对张先生对“反相释义”的范围界定上却存在疑虑。王先生将“由反知正”在《说文解字》中的用法分为四类:“(一)不 反义词。(二)非十反义词。(三)不十反义词组。(四)特定词十不十反义词。”在对第四类进行论述时,认为如“rsquo;龋,齿不正也。rsquo;这种方法,不妨看作否定词语相训的扩展式,它能准确地揭示词义。”并进一步得出结论:“现代语文词典中反义否定相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的原则:反义否定相训,只能作为其他释义方法的必要辅佐;充分利用其佐助释义的优长;按词目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类型反义否定相训方法。”对于后两条原则本人并无疑义,但对其总结的第一条原则却有了疑虑,我们不妨将其延伸到现代辞书释义中来,便会发现这种说法失之严谨。

章宜华先生在《语义学与词典释义》一书中提出了的“反义性否定释义”这一概念,“反义性否定释义”是指“通过多一个具有反义性的上下义关系释义或迂回释义的否定达到解释释义词的目的。”也就是张履祥先生所提及的第四种分类,虽然这一类型与“反相释义”有着一些共同特点,但其否定词后的成分往往由词组或句子充当,许多情况下该部分也不一定是被释词的反义词,词性更是不同,除了“否定词 某个词”这一形式类似外,句子中还有许多补充、限制和拓展的成分,这种详细的释义方式已经不能算是词语对释,更多的是一种描述,远远超过了“反相释义”的范畴,所以我们在研究时应将这种情况排除在外。对反相释义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对其概念有更为清晰准确地认识,便于更深入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