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实现的目标对自我控制行为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8-13 10:42:00

未实现的目标对自我控制行为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阅读以往的关于自我控制和蔡加尼克效应的文献,获得最近研究方向和理论框架。以往的研究中有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也有把自我控制看成是一种有限资源,然后有些学者提出自我损耗的说法并提出自我损耗过程中资源占用和资源保留的两种说法,随后把蔡加尼克效应看成自我损耗过程中的资源保留说的依据。

关键词:自我控制; 蔡加尼克效应; 自我损耗;

  1. 文献综述

(一)自我的重要

“自我”意识是我们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所以人觉能察到自己的一切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之所以“自我”这话题始终是人类研究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如自古以来的哲学辩论还是当代的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话题。

在古代,哲学家们还不能把人的“自我”与意识活动区分开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既控制人的形体活动,是人的意识,有控制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我们在心理学生上把“自我”也看成为“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在心理学意义上个体对自身存在的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心理学上“自我”的概念在1890年被詹姆斯提出的概念,也就是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概念被詹姆斯引入心理学,心理学上“自我”概念研究从此开始。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曾度衰败,如行为主义派忽视,而人本主义重新深入研究到20世纪人之学派的重视,“自我”概念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其研究、应用得到普及到至今。

由于认识、方法、人性观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1923年Freud的理论是靠个人假设而创立的理论基于能量观念的,但缺乏实验证据。前人的理论假设被后人实验呀么验证要么推翻是普遍道理。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弗洛伊德对“自我”概念基于能量观假设理论的缺乏验证空洞开始逐渐弥补。

“自我”意识是我们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所以人觉能察到自己的一切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之所以“自我”这话题始终是人类研究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如自古以来的哲学辩论还是当代的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话题。

在古代,哲学家们还不能把人的“自我”与意识活动区分开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既控制人的形体活动,是人的意识,有控制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我们在心理学生上把“自我”也看成为“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在心理学意义上个体对自身存在的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