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永健卫生培训中心实训楼结构设计文献综述

 2022-10-24 09:10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框架结构是目前工程中最为常用的结构体系,除了单独应用于单层和多层房屋外,还常常与其他竖向结构体系(如墙结构、筒结构、竖向桁架结构)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框架支撑结构等复合框架结构。[2]由于其中的梁、柱是主要承载构件,而内部墙体是多为填充墙,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因此框架机构具有平面布置灵活、内部空间大、自重轻等优点。

由于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混凝土现浇过程种产生的污染,实现绿色施工,但是完全采用装配式的框架的整体性较差,抗震能力弱,不宜在抗震设防区应用。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源于1950年,当时借鉴苏联的技术,推动实行住宅的工厂标准化生产预制构件,这段时期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系列建筑工艺体系诞生了,例如升板体系、大板体系等。但是1978年发生震惊全国的唐山大地震,大量大板装配式建筑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人民财产安全的极大损失,因而人们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趋于保守。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该体系的发展近乎停滞。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结构的进一步认识以及绿色工业化建筑日益受到重视,装配式建筑重新被提上日程,在“十二五”计划和“十三五”计划中均提出了建筑产业化的要求,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调整。

但由于我国地理位置正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中的亚欧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范围之中,毁灭性的破坏性地震经常发生且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需要研究人员通过对抗震设计理论方法的不断研究,以确保房屋结构抗震性能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目前来看我国在装配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己经有了很大的进步。[12]

本工程综合考虑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包括内外墙板,叠合梁,楼梯。楼板及框架柱等为工厂预制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框架梁、柱在吊装就位后,焊接或绑扎节点区的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将梁、柱连成整体结构,形成刚性节点。这种框架兼有现浇式与装配式的优点,既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又可部分采用预制构件加快工期绿色施工。

参考文献:

[1] 曹双寅主编,工程结构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邱洪兴主编,建筑结构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 程文瀼等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