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双进村空间形态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3 02:08

一、选题背景

传统村落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美学、旅游等价值。传统村落是指具有一定发展历史、延存至今、且保留较为完整的乡村聚落形式,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对传统村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面临快速消失和濒临破坏的困境,自破坏和他破坏现象层出不穷,现有部分传统村落能够保留下来多数并非法律制度管控下的主动性保护结果,而是消极状态下的遗漏性遗存使然。虽然我国已经构建了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到传统村落保护的自上而下的双轨制政策体系但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还相当薄弱,村庄规划、美丽乡村等并未真正涉及村落物质形态和社会文化形态的延续与复兴。

本文以双进村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旨在从中提取空间元素之间的关系并一一对其进行分析梳理,希望可以深入挖掘与当地人文地理相符合的空间设计出发点,感受村、镇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异同,还从中学习村、镇保护的大量知识。进而从空间形态角度出发,探索乡村聚落的特性和潜质,把村落空间规划设计理念提炼总结出来,期望本研究能为乡村结构理论和乡村地理学的丰富与发展进绵薄之力,实现村落的发展和复兴。

  1. 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乡村聚落的研究起源甚早。法国地理学家对乡村聚落的研究起步于 19 世纪,随后德国地理学家将关于乡村地域的研究拓展到了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景观等多个方面。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掀起了对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的热潮。他们在对各类乡村聚落的组成要素和形态特色进行广泛挖掘和探索的同时,也对其文化内涵与形成原因做了较为丰富的理论论述,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详实的理论体系。日本建筑大师原广司的著作《世界聚落的教示 100》就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世界范围内的聚落做了概括性的介绍与研究,其中涉及聚落的历史文脉、形态特征、建筑形式等诸多方面。 当代德国的村落景观及其建筑形式都具有其鲜明特色和独特风貌。然而在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复苏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空间风貌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和冲击。20 世纪 60 年代末,德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村落更新重建计划,他们认识到一个民族如若丢弃传统便等于失去未来,因而村落的更新必须建立在保护和延续民族历史传统的基础之上。 西方学术界对于乡村空间形态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学者们视野拓展的过程。从早期大多着眼于聚落的物质空间形态如建筑布局形式、建造技术和建造材料等角度,到后期随着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介入,专业领域的综合交叉现象越来越普遍,村落的社会文化与历史信仰等主观精神层面的因素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这部分内容也是十分值得国内从事村落形态研究的工作者们学习和重视的。

我国对村落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中国期刊网的数据来看,自1979年至2011年,村落相关研究论文有3000余篇,其中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有347篇;村落空间相关研究论文有146篇,其中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52篇;村落形态相关研究论文有100篇,其中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47篇。相关研究范围较广,其中空间形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 方面:一是聚落整体空间形态,主要对村落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二是村落内部空间形态,研究村落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表现为村落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空间形态研究主要包括空间构成研究和聚落生长研究,具体表现在村落空间形成因素及机制等方面。

传统村落形态都是各种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 会发展下的产物。1992年彭一刚在《传统村镇聚落 景观分析》一书中对村落形成因素作了全面而系统 的阐述。邓春凤、黄耀志、冯兵通过对传统村落空 间形态的分析,梳理了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传统因 素及新生因素。刘新德从体现“天人合一”生态观 的村落选址、“崇中尚和”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和体 现“礼乐”秩序的“干支式”村落空间结构三个方 面,分析了儒家哲学思想对湘南古民居村落建设的 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的观念,村落的空 间形成也和人有着巨大的关系,广东五邑地区由于 特殊的华侨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东西文化交融 的村落空间形态,主要表现在村落的总体布局以及欧式建筑碉楼上。

村落形态和空间布局普遍受到宗族礼制、宗教 信仰、风水观念、防御意识、诗画境界等人文理念 的支配。宗法制度的社会组织形态一直被认为是影 响徽州传统村落布局的重要因素。风水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想,在农村聚落的选址、方位、 空间布局、景观特色、建筑形态等空间结构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同时也对农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产生消极影响。车震宇、赵树强以大理市环洱海区域为例,通过对参与旅游方式不同的村落 的对比研究,认为在我国,旅游对村落形态的影响“利大于弊”,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传统村落风貌。王海涛、王茵茵等的硕士学位论文中也提到旅游对 村落形态的影响,并有向小城镇发展的趋势。刘倩 颖从气候、地形、自然资源三个方面探讨自然环境 是如何影响村落的形态和布局的。

张杰、李可立在分析和界定空心化聚落的基础上,探讨了聚落空心化的成因机制即低层建筑廉价成本的利益驱动、近距离移动的低成本利益驱动、落后的思想意识驱动等。张杰、吴淞楠把村落形态 分为“规整”与“有机”两大类,通过对这两类聚 落的典型案例的量化分析,探讨我国古代乡村聚落 空间的形成机制。而王鹏、刘杰对古村落空间形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析。彭松、金伟研究建筑群的构成如何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陈丽从生态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不同角度,具体分析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边缘区村落空间的巨大变动,从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方面分析了边缘区村落空间 变动的动力机制。王媛钦探讨了自然环境、土地制 度、风水理念、宗法制度、传统习俗、行为习惯等因素对村庄聚落形态的影响,引入文化基因理论,利用该理论剖析了村落形态及其形成机制,提出了 基于文化基因传承与发展的村庄形态规划,村落保 护与更新的策略。吕红医把中国村落形态的演变分为渐变型、间断型和间跃型三种形式,并指出间跃 型演变是以扬弃的方式针对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寻 求的一种契合的发展模式,是符合中国特定发展时 期的一种模式。汪世乐以传统古村落的物质空间和地域文化背景为基础,结合史料记载与调研测绘,解析祝家 楼村聚落空间形态构成的各种要素及其形成影响因素。作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乡镇形态结构演变理 论研究》的子课题,杨静、王炜、蔡治、韩瑛的硕 士学位论文分别就陕西某个村落为例探讨村落形态 结构演变规律。倪琪、王玉、菊地成朋以黄山市呈 坎村的水系构成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徽州地区传 统村落空间的构成原理。掌少波以常熟地区的古里 镇李市村作为研究载体,较为详细地阐述李市村的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生”、“长”、“变”的演变 过程,试图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内容。肖莉等 提出村落形态的演变有再生同化、变异同化、相互 同化、遗传同化、认知同化、原型同化等6类现象, 透过这些现象,村落形态中存在着形态场和原型, 它们的发展是村落形态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