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画一律”艺术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03 10:11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研究背景:

古代对诗画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的方式不像西方(从艺术分类角度作抽象的逻辑推理),而是从具体的绘画创作出发,通过其内容以及感染方式进行研究。讨论诗画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从最早的王充、陆机、张彦远、欧阳修等人都对诗画关系的论述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大多都是站在“诗画异质”的角度。随着诗学的兴起,绘画更多地被拿来与诗作比较,诗画关系逐渐明晰,逐渐走向融合。唐代王维虽然在《为画人谢赐表》中写道:“乃无声之箴颂,亦何贱于丹青。”虽然注意到了诗画共性,但直至北宋苏轼才真正系统明确提出了“诗画一律”的观点。虽然关于诗画关系的直接论述少但侧面材料众多。在对王维、吴道子、韩干、黄荃、戴嵩等人的评论中也都可以看出一二。

在北宋理学兴盛的背景下,苏轼兼学者、诗人、画家于一身,其艺术观和创作思想也是融会贯通的。他提倡“士人画”,并亲自参与绘画创作,画上题诗的娱乐形式深得其喜爱,在诗书画上的成就亦很高。

研究现状:

关于诗画关系的研究近代学者多持诗画同质观,其中以滕固的《诗歌与绘画》、朱光潜的《诗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以及徐复观的《中国画与诗的融合》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有钱钟书、邓乔彬等学者有关于诗画异质的论述。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关于诗画相互交融的表现形态,除对题画诗、文人画较为关注,对诗意画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且对诗画形成融通关系的原因还缺乏深层次的探析。

参考文献材料:

  1. 陈中浙. 我书意造本无法 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11
  2. 关鹏飞.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诗画论流变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7,(第5期).
  3. 胡新群.苏轼“士人画”艺术观与“苏学”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第3期).
  4. 孔凡禮點校. 蘇軾文集[C]. 中華書局, 1986
  5. 冷成金.中国苏轼研究[J].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
  6. 刘晔.中国传统诗画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4
  7. 刘燕飞著. 苏轼哲学思想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06
  8. 闾海燕.以苏轼为例:中国哲学语境中的诗画理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1期).

[9] 刘道广.论苏轼的绘画观[J].民族艺术,1991,(第1期).

[10] 李倍雷.“诗画一律”:理一分殊的背景理路[J].北京:美术研究2005,(第2期).

[11] 孟宪浦著. 诗意地筑造 苏轼诗学思想的生存论阐释[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3.12.

[12] 钱钟书.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