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典型景观形态中人居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20 07:07

文献综述

南京明城墙典型景观形态中人居行为研究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诸多用于生存资料的设计在如今转化成了历史人文景观。如南京明城墙景观,城墙曾用作抵御外敌,圈定地界之用。而如今其功能已经发生改变,变成人们游览,赏景,休憩的胜地。人居行为也根据历史的变革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人们对城墙的开发,保护,利用,对其进行改造,和周边环境相对接,不仅发掘其文化价值,也应该满足周边人居行为要求。[1]

2.南京明城墙概况

2.1 南京明城墙的历史演变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南京明城墙的建造由此正式拉开序幕。[2]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历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大一统王朝都城城墙。明南京城在六朝国都建康城的基础上修建并以此扩大,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北带玄武湖,城周35.267公里,包括南京历代都城于其中,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城垣,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明代时期,南京为“系祖宗根本之地,东南总会之所”,城墙都受到各级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仅《明实录》中关于城垣大规模维修的记载就达40余次。特别是在极具修城经验的丰城侯李贤担任南京守备期间,南京城墙的修缮进行得相当完备。
16世纪中叶先后3次抵达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称:“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记载,当地人讲了一个故事:两个人从城的相反方向骑马相对而行,花了一整天时间才遇到一起,南京城墙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民国十年(1921年),为繁荣下关码头岸线,时任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的支持下,在仪凤门西南的城墙上破墙动工,从城门内八字山取土垫筑城门口到江边码头的道路,填平小南河(今热河路),垫成基地2.7万平方米。新开单孔城门一座,从而缩短了从下关江边进城的路程。因韩国钧是泰州人(韩国钧是海安人,当时海安属于泰州),泰州古称“海陵”,这座南京的城门就被命名为“海陵门”。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提出“以新都建设需要,将标卖南京全城城垣城基”,打算全部拆毁南京城墙。遭到了文化界的强烈反对及谴责,徐悲鸿等人连续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进行批评,城墙终得幸免。
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为整治首都风气,下令改将南京城门易名。朝阳门为中山门(纪念孙中山先生功绩)、仪凤门为兴中门(喻振兴中华之意)、海陵门为挹江门(因城门临近扬子江)、神策门为和平门(喻世界和平之意)、丰润门为玄武门(因城门临近玄武湖)、聚宝门为中华门(喻中华之意)、正阳门为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

3. 南京明城墙沿线景观形态类型发展概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