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产品设计与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27 03:07

应急救援产品设计与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调研现有的应急避难设施产品,并对目前国内大环境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地处人口稠密,地理环境复杂的地震区。虽然国家的援助政策越来越完善,但是地震相关的公共应急产品与其他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总结出灾难的突发性大,而现有的救援设施较少,日常避难所距离较远,普及性也不够完善。从国内外救援设施的再设计到能帮助救援人员的快速救援的设计理念,都体现了现在紧急救援产品的普及化和日益完善趋势。

关键词:应急救援;公共产品;避难所;工业设计

1.针对地震灾害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地震灾害研究背景

近些年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变成了现在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我们仍然记忆犹新。汶川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地区都位于山区,道路交通破坏的非常严重,短期修复难度也比较大,虽然人口密度比较低,也比较分散,但是仍然需要面临安置大量的灾民和救援不及时的问题,这对于运送物资和救援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2009年,海地发生了7.3级大地震。2010年,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 所以灾后的救生设计产品也变成需要去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地震灾后72小时内的救援系统中,应急求助类产品具有它存在的价值,即时性避难设施设计有它研究的意义,但是目前对它有所涉及的少之又少,所以应该在这方面引以重视。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避难设施设计上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无论是飓风等大型自然灾害还是近两年发生的较频繁的地震灾害,设计师在为受害者提供安全、坚固的紧急避难所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地震灾害频发的今天,专门针对地震灾害的即时性避难设施的应运而生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了,所以这个课题研究和分析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7]

1.2地震灾害分析

  • 地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
  1. 地震及其次生破坏是毁灭性的。 (突如其来/强连锁/防守更难/影响深远)
  2. 地震发生得更快/救援时间少。(地震的最佳救援时间是72小时)
  3. 震后通讯/交通系统瘫痪。

当地震发生时,人群分散,大部分通讯设施破损,交通不便,无法及时沟通和救援。[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