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雅白韵——蓝印花布原创设计文献综述

 2023-11-23 09:11

文献综述

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南通是全国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也是蓝印花布之乡。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南通人民创造并发展了丰富多彩、名噪四方的民间工艺和民俗艺术,南通蓝印花布便是其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由吴元新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盛于商业发达的宋朝,而广泛普及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现代我们所见蓝印花布的样式,大多是明清一代的作品。这些蓝印花布主要用来制作蚊帐、被面、包袱、头巾、门帘等生活用品。南通蓝印花布的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和戏剧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其图案全凭手工镂刻,每幅刻好的纸版都似剪纸艺术,具有淳朴、粗犷、明快的风格,其艺术形象往往是高度概括和夸张,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灰染蓝印花布有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蓝底白花,只需一块花版,构成的花纹互不连接。白底蓝花一般采用两块花版“盖板”,从而使纹样连接自然。白底蓝花的手法刻制难度较大,工艺严谨、制作精良,充分体现传统蓝印花布工艺灵魂之所在。

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让中华文明充满色彩的民间手工技艺不断被自动化、半自动化机器设备所淘汰,再加上长期以来民间手工技艺得不到传承与发展,致使很多民间手工艺处于濒危状态。南通的蓝印花布染坊也未能逃脱这样的命运。近几年来,南通整个蓝印花布的生产一直在滑坡,由过去的十几个地区减少到现在的南通郊区、通州、启东等地,主要以小作坊为主,较具代表性的是坐落于濠河边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博物馆致力于南通蓝印花布的保护与开发,虽然时有创新作品,但也只能维持博物馆自身的开支。

在今天,随着人民生活状况的明显好转,人们开始逐步追求生活质量,传统手工制作的蓝印花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对蓝印花布的喜爱, 蓝印花布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壁挂、时尚服装、室内纺织品等开始对蓝印花布进行拓展,可以预见未来蓝印花布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好。但是,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蓝印花布作为南通本土的民间工艺同样面临考验,如设计领域狭窄,设计缺乏创新和延伸等。在传统的蓝印花布纹样设计中,大多是由植物花鸟组成的寓意吉祥的纹样,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过,在南通地区各设计领域活跃着一批设计师,他们通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大量适合人们生活需要的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旅游纪念品等,使人们再次接触了解传统的蓝印花布。对此,设计可以根据时代的潮流,在蓝印花布上注入新的设计元素,如与南通地域文化的结合。在如今的市面上,蓝印花布以蓝底白花的图案居多,大面积的蓝在服装、家用纺织品应用中,往往会显得凝重、压抑,这就需要在蓝印花布印染工艺上下功夫。现在,如何与当前的形式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纹样,创造出贴近现代生活的蓝印花布手工艺品,赋予蓝印花布新的时代生命,这将成了设计师们加以发挥的重头戏。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现状的研究分析,学习蓝印花布原有的印染技艺与图案表现手法,将其应用到服装面料上,并结合自身对图形设计的学习与理解,以南通地域性风景建筑为主题,在服装上进行图形创意设计-。并希望通过对蓝印花布的调研与研究,能够将传统蓝印花布纹样更加合理的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寻找与现代流行元素的结合点,使蓝印花布纹样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多元化发展。希望在研究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多层次需求,丰富人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也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的手工艺。

参考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