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H大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3-03-15 02:03

“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H大学为例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种新型青年亚文化——“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掀起热潮。当前,学者围绕“丧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主要针对青年亚文化研究以及“丧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青年亚文化理论以及“丧文化”的概念、产生发展原因、相应对策等方面。

关键词:丧文化;青年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丧文化”是在中国社会中诞生的独有名词,因此国外暂无专门性研究,与之相关的是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国外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研究、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研究、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对亚文化的新时期研究。

美国芝加哥学派率先于20世纪30年代针对青少年犯罪率持续走高这一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罗伯特·E·帕克(Robert E.Park)较早关注到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尝试用“社会解组”来解释亚文化群体的产生[1]。艾伯特·科恩(Albert K.Cohen)则围绕越轨亚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问题解决”理论,在他看来,犯罪活动中存在亚文化,犯罪活动是具有叛逆心理的青少年对主流社会的反抗[2]。霍华德·S·贝克尔(Howard S.Becker)在《局外人:越轨社会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通过制定规则,给弱势群体贴上了“越轨行为”的标签[3]。芝加哥学派以经验主义和民族志学的方法接近青年亚文化群体,对芝加哥等多地的亚文化进行实地调研,开创了独特的研究范式,针对亚文化的研究也由此逐步走上学科化的道路。

英国伯明翰学派则继承了英国本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社会-文化”研究理念,将青年亚文化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伯明翰学派具有代表性的著作——《通过仪式抵抗》,探讨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父辈文化的关系: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背后是对当时英国主流文化的象征性抵抗,通过与资产阶级形成对抗来协商自身的阶级存在[4]。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指出:当青年亚文化发展壮大至一定程度时,总会引起主流文化的关注,并以意识形态或商品的形式被整肃[5]。在研究中,伯明翰学派归纳出了“抵抗性”、“风格化”、“边缘性”、“仪式化”等青年亚文化关键词,还形成了“风格-抵抗-收编”的经典研究路径,并在后来的青年文化研究中被大量借鉴。

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日益兴起,开始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青年亚文化群体。萨拉·桑顿(Sarah Thornton)在“文化资本”理论启发下,提出了“亚文化资本”,他认为亚文化资本不同于文化资本,并未与阶级建立紧密联系,这一研究体现了商业因素在亚文化发展中的渗透[6]。亚文化发展后期的研究突出了新媒介环境带来的影响,拓宽了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视角,比以往更加重视青年亚文化现象中所包含的媒介和消费因素,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