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纪录片《寻琴记》稿本创作文献综述

 2022-07-29 04:07  

文献综述

我国电视纪录片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中国政治改革深入和经济发展浪潮中经历了从最初的摸索到现在的多元化发展,涌现出众多高水准高质量的纪录片,开启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纪录片发展新时代。

(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史

从发展历程上来看,我国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政治化纪录片探索时期(1958-1978

这一时期拍摄的纪录片多是宣教型,以政治宣传为主,记录了政治改革、人民生活变迁等政治事件。[1]那时我国有影响的电视纪录片为数不多,主要有首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达到创作最高峰的新闻纪录片《收租院》、《中国人民的胜利》等。这个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刚刚起步,作为一个全新的节目类型,没有完全独立,也没有完善的技术条件和制作水准。[2]

2.第二阶段:人文化纪录片蓬勃发展时期(1978-1990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视片的拍摄视角由宣传党和国家的政治变化为主向关注祖国的山水转变,拍摄了大量地理题材纪录片,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3] 以《丝绸之路》《话说长江》为代表的优秀电视纪录片增多,1991 年的《望长城》被称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它是中国纪录片从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的标志。[4]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注重纪实,强调真实性和客观再现,内容题材丰富。

3.第三阶段:平民化新纪录片出现时期(1990-200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题,纪录片视角转向关注平民百姓、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主要以记录平民生活状态为主,以百姓意识和平民视角为主。代表作品有《沙与海》《空山》,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和《四海为家》,这些代表纪录片也被称作是“新纪录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