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一、国外同类研究概况:
从地域文化视角考量美丽乡村的建设,应当着重把握自然、人工和格局之美,并且更加注重把握文化、观念、行为之美,后者主要作为精神层面的涵养,首先必然以前者为物质基础,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规划实践中有所体现,依托外在的物质形式,孕育出内化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展现出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的价值,从而实现具有鲜明特色和审美意趣的魅力之村。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日本传统村落社会快速崩溃,出现了农村的“过疏问题”。针对这-现象,日本政府为了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自1970年代初期实施了“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即“造村运动”,以期改善农村条件,减小城乡差距。这一运动鼓励村民自发参与,保护农村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着重塑造乡村空间特色和竞争力,利用城市经济开发乡村旅游。
德国是一个强调整体均衡、协调发展的国家,无论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还是几千人口的小城镇或是城区边缘的村庄,都有着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城乡几乎没有差别。生活贫困、简陋破旧的农村地区在德国业己成为过去。而优美的景观、清新的空气和贴近自然的生活品质,使德国村庄拥有了现代都市所难以相提并论的独特魅力。而这一切的转变源于德国农村建设的长期探索实践,德国在乡村建设更新的成功经验如日本的“一村一品”为代表的造村运动的经验一样值得研究借鉴德国的村庄更新始于20世纪,根据其实践内容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而其中较为关键的两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对《土地整理法》进行修订并将村庄更新明确写入法律条文,将村庄的原有生态和建筑纳入规划中.态环境治理,使得更新后的乡村具备了自己的特色。其次20世纪90年代后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注入乡村更新规划建设中,把乡村地域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都被提升至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甚至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提出了“村庄就是未来”的口号。
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规模建设中心村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与村落环境等问题。大量投资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并且完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疏解。可是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规划与实际脱节、投资回报率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英国在村镇规划中将“发展规划”转变为“结构规划”,改革单一中心村建设模式,制定多样化政策,限制中心村的建设,有条件的发展集镇,通过以镇带乡、以乡促镇的农村发展规划政策推进城乡协同发展。
二、国内同类研究概况: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规划乡村景观应注重与当地地域文化传承相结合,打造既具有现代化气息,又可以明显感受地域文化传承的乡村景观。从文化背景构建乡村景观和文化传承构建特色景观2方面,详细阐述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美丽乡村景观构建研究。构建乡村景观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发展,应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设计出匹配乡村文化传承的景观,在保证乡村美丽景观完整性的基础上,注重特色设计,凸显独特的文化韵味。
(1)在构建美丽乡村景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例如,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祠堂,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惯,十分重视宗族祠堂。所以在美丽乡村景观构建规划时,应对当地的宗族祠堂进行保护和设计,很多祠堂建筑建造久远,经常会出现年久失修的情况。在构建美丽乡村景观时,应设计新的图纸和模型,经祠堂和议通过的图纸,再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