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小区户外空间需求分析及环境设计文献综述

 2022-07-18 08:07

文献综述

摘要:本次以安置房居住区户外空间需求分析及景观环境设计为研究对象。在政府加强民生建设的背景下,各类安置房项目开始大规模建设。首先从场地所在地方的地理、气候、风土等自然精神和它所孕育的人文精神来确定安置房小区的整体走向,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或者不同社会地位的居民对外界环境的主观和客观的需求分析,再考虑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并通过实用的功能设计以及简朴的景观元素,设计出宜人的,让居民能够感受到归属感的、便于生活和交流的安置房居住小区。本文主要对南京市安置房居住区室外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阐述了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考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本项目的建设基本情况和设计思路,对该类项目的景观环境进行设计。

关键词:安置房;户外空间需求;景观共鸣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语境中,与保障性住房相类似概念的是公共住房( Public Housing)[1],分为以社会福利为主导的政策和以市场为主导的政策两类。前者由大多数欧洲国家主导,后者由美国主导,美国也经历了美国经济适用房控制和自由化的过程[2]。在西方学者中,也有将住房保障和社会稳定等同于两大公民基本福利的理论[3]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则》中提到,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应采取措施在国有土地上建造公共住房。市民公社要结合城乡生活方式的优点,避免其弊端。恩格斯从本质上回答了住房保障的核心矛盾。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的生活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即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需求。

1998年中国正式提出住房制度改革。在此之前,他们都是小规模的试点项目或提出大的想法,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因此,国内学术界对保障性住房的深入研究基本上是在2000年以后,但近年来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政治经济、管理、政策、财政支持和社会公平等领域,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科侧重于空间布局、区位战略、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

1、从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学科研究城市居住问题的成果

马建平(2011)对住房和住房问题的源头做了介绍,揭示了城镇住房问题产生的本质是城市化及工业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汇集。郑云峰(2014)的研究成果包含理论基础体系、制度评价体系、对策建议体系三大部分。他提出了建立全天候结构的目标模型,科学划分保障对象的多层次需求、保障住房的多层次供给体系和保障水平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立法体系建设、建立财政资金和多元化融资体系、优化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体系、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的目标模式。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具体措施[4]。赵民(2012)等从制度建设层面,针对国家大力开展公租房建设的浪潮,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戴惠娟(2012)重点对公共租赁房这种国家大力推进的保障房类型的演进、发展、政策、土地、金融等进行阐述,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的建设背景、土地、融资、规划和准入机制上的创新举措,最后以现阶段重庆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为基础,进行长远理念和基本框架、以公租房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完善途径和配套政策支持的具体措施。重庆市在我国住房保障领域进行了很多先行探索和试点的尝试,并在投资与回报、准入与退出、公开信息和公开摇号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具体合理的规定,能够从中总结出很好的经验[5]。王桂新(2015)等利用 2011 年全国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

2、从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研究体制及选址方面的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